释大观(1592年-1652年),俗名朱之瑜,字鲁玙,号舜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他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清初四大才子”之一。
释大观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尤以文学、历史、哲学见长。在科举考试中,他曾多次中试,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放弃功名,转而投身教育事业。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民生疾苦。释大观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曾担任南明政权的官员,为抗击清军入侵而努力。然而,南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释大观深感无力回天,遂辞官回乡,隐居山林。
释大观在乡间创办学校,招收弟子,传授学问。他提倡实学,注重实践,培养了一批有识之士。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一代宗师”。
康熙元年(1662年),释大观病逝于家乡,享年60岁。他的著作丰富,包括《舜水先生文集》、《舜水先生遗书》等,均为后世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