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林侍者
点墨如将当已长,分明白饭糁椒姜。
出门相送都无说,堂下秋花自吐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如同墨点的文字应当已经成长,明显地像是白饭中撒入了椒姜。走出家门相互送别的话儿都没有说,只有庭院里的秋花在自在地吐露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点墨:比喻文章写作的技巧与风格。
2. 已长:指成长的途径。
3. 分明白:明确表明或呈现出来的意思。
4. 饭糁椒姜:一种饭菜的名称。
5. 出门相送:出远门时送别的场景。
6. 无说:没有话说,无言以对的意思。
7. 堂下秋花:在厅堂下面的秋天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情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首句“点墨如将当已长”,通过比喻将离别之情寓于其中,意指离别时短暂的相处仿佛是浓墨挥洒在纸上,即将延展成一幅长卷。第二句“分明白饭糁椒姜”,描述了简单的送别宴,以白饭、椒姜为食物,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第三句“出门相送都无说”,表达了离别的沉默与不舍,诗人与朋友之间无言的告别中蕴含了深深的挂念。最后一句“堂下秋花自吐香”,诗人以秋天的花朵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抒发了别离时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待,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林侍者》是宋代诗人释大观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宋王朝历经王安石变法之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释大观作为一位禅宗僧人,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诗中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此时的释大观正在禅宗祖庭灵隐寺修行,他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坎坷。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坚韧的心,通过禅修和文学创作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佛教在政治上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民间信仰仍然十分兴盛。禅宗作为一种深受百姓喜爱的佛教流派,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释大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他的诗歌作品,传达了禅宗的精神理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