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钺(公元904-960年),字次明,号转庵,又号东岩山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五代时期南汉的重要大臣和文人。
卢钺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就已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才能。他在17岁时就考取了进士,开始进入政治舞台。在南汉高祖刘䶮在位期间,卢钺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为国家治理立下赫赫战功。卢钺在政治上的出色表现使他得到了皇帝的充分信任,被任命为大将军,并赐国姓“刘”。
除了政治生涯,卢钺还颇具文学修养,被誉为“词宗”。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高远,代表作有《酬王秀才曲江春望》《怀武陵寓居》等。此外,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尤以楷书和行书见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在960年,卢钺因与当时的宦官势力发生冲突而被杀害,享年56岁。虽然他的生命就此终结,但他的文采和政治贡献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