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庚(1070年-1127年),字子西,号乐圃,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庚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唐介是著名学者,曾任尚书右丞。唐庚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他曾在太学读书,与苏轼、苏辙等人交好。后来,唐庚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步入仕途。
唐庚历任州县官职,后任国子监直讲,负责教育皇子。他在任上尽职尽责,深受皇帝和朝臣的赞誉。宋徽宗即位后,唐庚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后又升任尚书左丞。在朝廷任职期间,唐庚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唐庚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提出改革建议。然而,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他的许多建议并未得到采纳。尽管如此,唐庚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在文学方面,唐庚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散文都有深厚的功底,尤以诗歌最为出色。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唐庚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唐庚在政治上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的文学作品却流传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