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韬玉,字文华,生卒年不详,唐代长安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员。在科举考试中,秦韬玉的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却因受到权臣的青睐而得以进入朝廷担任官员。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秦韬玉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擅长诗词创作。他曾著有《投知小录》一卷,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首诗通过对贫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的不满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然而,秦韬玉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因为他并非通过自身才能和努力获得官职,而是依靠权臣的庇护,因此在当时被认为是有损士人风骨的行为。此外,他在任期间并未展现出显著的政绩,因此史书上对他的描述较为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