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员,颇有政绩。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整顿吏治,提倡节俭,深受百姓爱戴。
真德秀是朱熹的学生,对理学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儒家学说应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他的学术观点受到当时及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理宗即位后,真德秀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朝廷重臣。他在任期间,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主张改革政治,加强国防。他还大力提倡儒学教育,选拔人才,为国家选拔了许多栋梁之才。
真德秀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去世后,谥号为“文忠”,以示对其品德和功绩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