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礼部祠祭司主事、仪制司郎中等职。
在任期间,孙应时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深得同僚敬重。他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疏谏言,主张减轻赋税,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以利百姓。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朝政,与权臣严嵩等人进行斗争,为维护朝廷纲纪、整顿政治风气做出了贡献。
孙应时文才横溢,尤以诗词见长。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怀的名篇。其词则婉约清丽,富有音乐感,深受后世赞誉。此外,他还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行书、草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晚年,孙应时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著述。他在家乡创办书院,培养后学,为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淮海集》、《淮海续集》等文集传世。
明万历八年(1580年),孙应时病逝,享年五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