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宋之问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令文是初唐时期的一位文人雅士,擅长文学、书法和音乐。宋之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于上元二年(675年)考中进士,开始进入仕途。最初担任洛阳尉,后来因为文采出众,被调到了宫廷任职。在宫廷期间,他经常为皇帝起草诏书,深受皇帝的赏识。
然而,宋之问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神龙元年(705年)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为泷州参军。在泷州期间,他度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活。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反而在这段时间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景龙三年(709年),宋之问被召回长安,重新任命为学士。然而,他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在唐玄宗即位后,他被指控参与政变,最终被赐死。
宋之问的诗歌成就很高,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诗风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宫体诗”的影响,但又不失自己的特色。他的许多诗篇都被后人广为传颂,如《登鹳雀楼》、《题龙阳县青草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