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1042年-1095年),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彭汝砺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出生。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曾参加科举考试,在乡试、会试中均名列前茅。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彭汝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吉水县主簿。此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
彭汝砺为官期间,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曾多次上疏直言进谏,提出许多有益国家治理的建议。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彭汝砺虽然支持新法,但对一些过激的政策提出了批评。宋哲宗即位后,彭汝砺升任尚书右丞,成为朝廷重臣。
彭汝砺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甚密,相互之间常有唱和之作。彭汝砺的诗文集《鄱阳集》收录了他的大量作品,流传后世。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彭汝砺因病辞官回乡,不久病逝,享年53岁。彭汝砺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