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标题包含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壮志当年欲请缨,孤踪今日尚飘萍。 尘埃易染羁容黑,气义难邀俗眼青。 冯客剑寒长自击,伯牙弦古欲谁听。 风云勇胆驰燕塞,社稷丹心望汉庭。 思入鹡原愁四散,梦驰鶑谷涕双零。 客悰愿托诗情见,吟尽清宵卒未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汝砺(1042年-1095年),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彭汝砺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出生。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曾参加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年的雄心壮志仍熊熊燃烧,如今孤独漂泊尚未停息。 尘埃容易沾染,使人的精神容貌黯然失色;世俗的目光短浅,无法理解崇高的精神。 冯客挥舞宝剑,独自坚守信念;伯牙弹奏古老琴曲,渴望知音聆听。 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勇敢地驰骋边疆;心怀国家安危,期待获得朝廷的认可。 思绪纷飞,担忧困境四处蔓延;梦境纵横,泪流满面皆为忧虑。 愿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诗歌中,用尽每一个夜晚诉说自己的心意,却始终无法释怀。
去完善
释义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1. 壮志当年欲请缨: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指主动请求戍守边疆以报效国家。此句表达作者年青时的远大抱负。 2. 孤踪今日尚飘萍:孤踪,孤独的踪迹;飘萍,浮萍,此处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3. 尘埃易染羁容黑:羁容,被拘束的容颜;此句表示受到世俗纷扰而使身心疲惫。 4. 气义难邀俗眼青:表示正直的品质难以得到世俗的认可。 5. 冯客剑寒长自击:冯客,指战国刺客聂政;剑寒,形容剑刃锋利;自击,自己磨砺。 6. 伯牙弦古欲谁听:伯牙,古代善琴之人;弦古,形容琴声古韵犹存;欲谁听,无人欣赏。 7. 风云勇胆驰燕塞:燕塞,古北方边境要塞;表示勇敢奔赴沙场。 8. 社稷丹心望汉庭:汉庭,汉朝宫廷;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期盼。 9. 思入鹡原愁四散:鹡原,即鹡鸰鸟在河边觅食的场景;此句表示思念之情。 10. 梦驰鸎谷涕双零:莺谷,黄鹂啼鸣的地方;涕双零,泪如雨下。 11. 客悰愿托诗情见:悰,情感;托诗情见,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12. 吟尽清宵卒未醒:吟尽,反复吟咏;清宵,清静的夜晚;卒未醒,始终无法释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写给兄弟和朋友的信,表达了他对于壮志、孤独、气义、侠情以及丹心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诗中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对尘嚣中的无奈、侠义的坚持,以及希望他人理解自己心情的渴望等角度的描绘,作者用丰富且具象化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彭汝砺的《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创作于北宋时期。 在北宋年间,彭汝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受到时局的深刻影响。当时,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儒学逐渐脱离实际,官场腐朽现象严重。彭汝砺在这种背景下,以诗词为武器,表达了他对兄长和朋友的关怀,以及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彭汝砺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进入朝廷任职。他关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但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而遭到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的失望情绪更加浓厚,也更加坚定了他以诗词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决心。 彭汝砺的这首《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描绘亲情、友情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