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邦贡挽诗
世道久衰息,惟君尚典刑。
好诗清腊雪,醇德醉春醽。
考䇲穷三易,传家守一经。
高风不可见,谁与勒贞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代已经长久地衰退,只有您还遵循着典范。
您的诗歌如同清澈的腊雪,纯净高雅;您的品德像春天的美酒,让人陶醉。
您深入研究《易经》、《易经》、《归藏》三部经典,并传承家族的文化。
这样崇高的风范如今已难以见到,谁能与您一起刻下永恒的文字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世道久衰息":此句中的"世道"指的是社会道德风气和社会秩序;"衰息"是衰落和消失的意思,意指当前的社会道德风气和社会秩序已经衰退。
2. "惟君尚典刑":此句中的"君"是指薛季宣;"尚典刑"是说薛季宣重视和坚持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3. "好诗清腊雪":此句中的"好诗"指的是薛季宣所写的诗篇;"清腊雪"是指清白无瑕的品质。这句诗句赞美薛季宣的诗篇具有清白无瑕的品质。
4. "醇德醉春醽":此句中的"醇德"是赞美薛季宣品德醇厚;"醉春醽"是赞美薛季宣品德使人们陶醉于春天般的美好。
5. "考䇲穷三易":此句中的"考䇲"指的是查阅典籍;"穷三易"是指研究《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种易经。这句诗句说明薛季宣在学问上勤奋钻研。
6. "传家守一经":此句中的"传家"是指继承家学;"守一经"是指坚守儒家经典的学习。这句诗句说明薛季宣在家学传承中坚守儒家的理念。
7. "高风不可见":此句中的"高风"是指薛季宣高尚的品格;"不可见"是指无法看到或得到。这句诗句表达出对薛季宣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8. "谁与勒贞铭":此句中的"谁与"是疑问代词,表示"谁";"勒贞铭"是指在石碑上刻下忠诚、纯洁的荣誉和事迹。这句诗句询问谁能将薛季宣的忠诚、纯洁的事迹刻在石碑上。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挽诗描绘了逝去的诗人薛季宣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诗中通过“世道久衰息,惟君尚典刑”两句,表现了在纷扰的世间,薛季宣仍能坚守道德底线,体现出他的高尚品质。接下来的诗句“好诗清腊雪,醇德醉春醽”则是赞美其诗歌才华及醇厚德行。诗人以腊雪喻示其诗的高洁脱俗,借春醽表现他德行的醇厚质朴。随后用“考䇲穷三易,传家守一经”赞美他在学问上的钻研精神以及传承家学的态度。最后两句“高风不可见,谁与勒贞铭”表达了诗人薛季宣已远离尘世,然而他崇高的风范却长存人间,并期待有谁能为他写下永恒的颂词。整首诗以精炼的语句赞扬了薛季宣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邦贡挽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薛季宣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公元1250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宋晚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国家局势岌岌可危。
薛季宣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友高邦贡的深切悼念之情。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薛季宣正担任地方官员,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痛。他与高邦贡志同道合,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高邦贡去世后,薛季宣深感痛惜,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的挽诗。
在这首诗中,薛季宣通过对高邦贡生平的回顾,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治理的期许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首诗不仅是对故友的哀悼,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仁人志士都为国家的安危而忧国忧民,他们渴望改革,振兴国家,却无奈受到现实种种制约。薛季宣和高邦贡就是这些爱国者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