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赋后苑诸殿牡丹
灵囿先春启,联跗应候开。
根随一元毓,瑞协两宫来。
吐艳迎丹旭,扬芬散薄埃。
歛烟交钿合,侧露并霞杯。
耀彩珠翻树,薰空蕙借煤。
化工殚巧意,不为翦刀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灵的花园率先迎来了春天,联接的花朵按照季节盛开。
根追随时间的孕育,祥瑞与宫殿一起到来。
它们迎接红日的绽放,散发着驱散尘埃的香气。
聚集的烟雾相交于花蕾之中,露水如同彩霞倒映在杯中。
光耀的花蕊如翻转的珠宝般璀璨,芬芳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好像借助了花朵的力量。
大自然的工匠们尽展其巧思,不需要剪刀催促它们盛开。
去完善
释义
1.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
2. 后苑:皇家园林。
3. 诸殿:各个宫殿。
4. 牡丹:一种花名,富贵之花。
5. 灵囿: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6. 先春:春天来临之前。
7. 联跗:指花朵排列紧密。
8. 一元:农历正月初一。
9. 瑞协两宫:象征吉祥和谐的两座宫殿。
10. 丹旭:阳光照耀下的花朵。
11. 薄埃:轻薄的雾气。
12. 敛烟:指花朵内敛的香气。
13. 交钿合:形容花朵与花朵之间紧密相接。
14. 侧露:指花瓣的侧面展示出露水。
15. 并霞杯:如同盛着朝霞的酒杯。
16. 珠翻树:像珍珠般的花朵在树上翻腾。
17. 薰空:花香弥漫在空中。
18. 蕙借煤:比喻用蕙草的清香作燃料。
19. 化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 翦刀催:喻指人工剪切催促花朵绽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牡丹花的五言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开的景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花园的美丽景致。全诗节奏舒缓,韵律和谐,用词典雅,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诏赋后苑诸殿牡丹》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宋庠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5年,正值宋朝建国初期,社会安定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此时,宋庠作为皇帝身边的文人,有机会游览皇宫的后苑,目睹了满园盛开的牡丹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牡丹的诗篇。
宋庠这一时期的命运波折。他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赏识,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朝政。然而,由于官场斗争复杂,他在与宰相吕蒙正的争斗中失利,被贬为亳州知州。尽管如此,宋庠依然保持着文人雅士的风度,将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之中。
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当时的社会风貌。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宫廷园林艺术独具特色,牡丹作为皇家象征,深受皇帝和贵族们的喜爱。诗中的“后苑”即指皇宫后院的花园,这里百花争艳,尤其是牡丹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