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赵昌父寄诗

标题包含
谢赵昌父寄诗
先生心事本韬藏,无奈诗名宇宙香。 古柏干隆宜壑卧,野梅心苦不羹尝。 百年忽遇中兴主,九袠犹烦告老章。 岁晚雪深难出户,谢篇遥拜德公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先生内心想法原本深藏不露,但无奈诗名传遍寰宇。 古树柏枝在深远沟壑中安睡,野生的梅花虽然苦楚却无人品尝。 恍若百年间突然遇到了国家的振兴,九旬之年仍麻烦地提交告老还乡的请求。 寒冬之际,白雪深深难以踏出户外,通过诗篇向德行高尚之人致以敬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昌父:北宋诗人,字仁仲,号良斋居士。 2. 陈宓:南宋文学家,字师复,号谏议。 3. 韬藏:隐藏、隐匿。 4. 古柏干隆:指古老的柏树树干粗壮。干隆,此处意为粗大的树干。 5. 野梅心苦:野生的梅树果实味道苦涩。心苦,此处意指梅实味苦。 6. 不羹尝:不做汤来品尝。羹,汤汁。 7. 中兴主:使国家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君主。 8. 九袠:泛指高年。袠,同“帙”,年龄单位,十为一袠。 9. 告老章:古代官员请求辞官养老的奏章。 10. 德公床:德高望重的老人所睡的床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谢赵昌父寄诗》,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答谢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先生心事本韬藏,无奈诗名宇宙香”,诗人以“韬藏”来形容自己的心事,表示其内心世界的深沉与含蓄。然而,尽管他尽力隐藏自己的情感,他的诗篇却如同芬芳的香气弥漫在宇宙之中,无法掩盖。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豪,同时也反映出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 颔联“古柏干隆宜壑卧,野梅心苦不羹尝”,诗人以古柏和野梅为喻,分别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古柏虽然干隆,却依然愿意在山壑中安睡;野梅虽心苦,却不愿被用作羹汤。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愿随世俗沉浮的精神风貌。 颈联“百年忽遇中兴主,九袠犹烦告老章”,诗人用“中兴主”来赞美当朝皇帝,表示自己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尽管已经年迈,诗人仍然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希望能够在晚年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尾联“岁晚雪深难出户,谢篇遥拜德公床”,诗人以“岁晚雪深”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因天气恶劣而无法亲自登门致谢的情景。尽管如此,他仍然通过诗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词作为一种沟通方式的深刻认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赵昌父寄诗》是南宋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淳熙年间,陈宓身处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见证了国土沦丧、民生疾苦的现实。他曾在地方任职,深入了解民间百姓的生活状况,对朝廷的腐败和弊病深恶痛绝。然而,他也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实,因此在诗歌中流露出深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与此同时,宋朝理学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陈宓作为一位学者型诗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出儒家“仁爱”、“民本”等思想观念。在这首诗中,他以诚挚的言辞表达了对朋友赵昌父深厚情谊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