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劝农诗
汗颜为令已三年,二税无因放汝钱。
但愿人人知务本,创地莫忘劝农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汗颜:指因羞愧而脸红,形容谦虚的言辞或行为。这里表示作者对自己的职责感到愧疚。
2. 为令:担任县令的职务。
3. 二税:指田赋和人丁税,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税收。
4. 无因:无法,不能。
5. 放汝钱:免除你们的赋税。
6. 务本:从事农业生产,强调农耕的重要性。
7. 创地:开垦土地,指发展农业。
8. 莫忘:不要忘记。
9. 劝农篇:指宣传农耕知识的文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良心的官员对于农民的关爱与期望。诗人陈宓在担任安溪县令的三年期间,没有向农民征收额外的税收,他关心的是农民的生计和农业的发展。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务农的重要性,开垦土地时不要忘记普及农耕知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关怀和对农业发展深远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溪劝农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0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朝对峙的局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陈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陈傅良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受到家庭的影响,陈宓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然而,由于他正直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迫隐居。
在《安溪劝农诗》的创作期间,陈宓正遭受着人生的低谷。他被任命为安溪县的知县,负责管理当地的农业事务。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深切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和不易。因此,他创作了这首《安溪劝农诗》,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