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桃源丁知县书
为报桃川老令威,病夫三岁不开帷。
窗中见日知晨暮,瓶里看花记岁时。
新读子书多乙者,旧吟诗藁尽丁之。
无人肯共闲人语,满腹闲情独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来自桃川的老朋友威,我这个病人已经三年没打开窗帘了。
透过窗户看到太阳就知道是早晨还是傍晚,花瓶里的花就记住了一年的时间。
最近读的《子书》多数都是关于乙方面的,旧的诗歌手稿都完全被丁了。
没有人愿意与闲人交谈,我满怀闲情只能自己知道。
去完善
释义
1. 桃源:这里指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是古代中国四大世外桃源之一。
2. 丁知县:这里的“丁”指丁令威,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文人;“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县级官员,负责治理一方政务。此处将二者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丁令威的敬仰之情。
3. 病夫:在这里,诗人自称为病人,表达了自己身体欠佳的状态。
4. 三岁:这里表示一段时间,可能是指三年或三载。
5. 开帷:拉开窗帘,表示日出或者天明。
6. 瓶里看花:寓意欣赏花朵的美好,暗含时间的流逝。
7. 子时: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中的一个,相当于现在的深夜至凌晨一点钟左右。
8. 吟诗藁:这里是形容诗人在过去的岁月中所创作的诗篇。
9. 丁之:指整理、校对自己的诗文。
10. 闲人:这里指闲暇无事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项安世写给桃源知县丁某的信。在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首句“为报桃川老令威”,诗人以“桃川老令威”喻指桃源知县丁某,表达了诗人接到对方来信时的喜悦之情。第二句“病夫三岁不开帷”,诗人自称“病夫”,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三年未曾离开帷帐。
第三、四句“窗中见日知晨暮,瓶里看花记岁时”,诗人通过窗中见日、瓶里看花的细节描绘,表现了自己困守斗室、度日如年的生活情景。第五、六句“新读子书多乙者,旧吟诗藁尽丁之”,诗人提到自己新读了诸子百家的书籍,而旧的诗歌草稿都已经磨损殆尽。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面貌。
最后两句“无人肯共闲人语,满腹闲情独自知”,诗人感慨无人与自己交谈,满腔闲情只能独自品味。这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友情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得桃源丁知县书》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项安世作为南宋文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疾苦。
项安世在当时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他在任期内关心民生、体恤百姓,深受民众爱戴。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复杂,他多次受到贬谪。在遭遇人生挫折的同时,项安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众的忠诚与关爱。
这首《得桃源丁知县书》是在项安世收到故乡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丁知县来信后创作的。信中丁知县描述了桃源地区的民生状况以及他对治理家乡的期望。项安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丁知县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民生改善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