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晚

标题包含
夏晚
闰余时侯早,夏晚似新秋。 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 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 早晚凉飚起,重修白罽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多出的时节来得较早的时候,夏季的夜晚仿佛是新秋天来临。 月光洒满寂静的屋子,深深的树林里传来蝉的叫声。 适逢雄鹰学习本领,又见到烟火流动的美景。 早晚凉爽的风吹起,是时候重新编织白毛皮大衣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夏晚:夏天的晚上。 2. 刘敞:北宋时期文人,此诗为其所著。 3. 闰余时侯:指农历的闰月时分。 4. 新秋:秋天的早期阶段。 5. 月出空堂静:月亮升起在空旷的厅堂,环境显得宁静。 6. 蝉鸣深树幽:蝉在树林深处鸣叫,声音显得幽深。 7. 健逢鹰学习:老鹰正在学习捕猎技巧的时候,显示出强健的状态。 8. 喜见火倾流:喜欢看到火焰倾泻而下的景象。 9. 早晚凉飚起:早晚时分,凉爽的风开始吹起。 10. 白罽裘:一种白色的毛皮大衣。
去完善
赏析
《夏晚》描绘了夏日傍晚宁静而迷人的景色。诗人刘敞通过观察自然景象,传达了对季节变化的理解和感悟。首先描述了夏天的傍晚仿佛新秋的到来,用“闰余”表现了时间的流转。接着以月亮升起和蝉声不断衬托出夜晚的宁静。同时,诗中“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表达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最后,提到随时起风的凉爽,寄望于季节更替之中,诗人对生活充满期待,以此准备修整自己的衣裳,迎接新的开始。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晚》:“日永蝉声困,天深鸟梦惊。”这首五言绝句出自宋代著名文人刘敞。据史书记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9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年间。 此时,刘敞的人生正处于相对平静的阶段。他凭借深厚的学识和才华赢得了朝廷的青睐,官至尚书郎、侍读学士等职。然而,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本真的追求。他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宋仁宗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诸多文人墨客纷纷涌现。在这种背景下,刘敞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与诗词创作之中。他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使得《夏晚》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