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花

标题包含
感花
前日来攀小园树,枝头蓓蕾无万数。 今朝置酒来赏花,已有残英伴飞絮。 春花如此将奈何,白日虽迟终不住。 鶑歌蝶舞两矜春,见我长嗟亦飞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庠(996年-1066年),字公序,号定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状元,进入官场。历任翰林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前几天去爬了小花园里的树,树枝上密密麻麻的小花苞不计其数。今天准备了酒菜打算好好欣赏一下这满园春色,却发现已经开始凋零的花瓣和飘散的柳絮已经陪伴在左右。这样美好的春天,转眼间就要过去了,实在让人惋惜。不过即使白天越来越短,春天依然不肯离去。那些黄莺和蝴蝶还在春天里欢歌起舞,好像也在为春天的短暂而叹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宋庠:宋朝文人。 2. 小园树:指春天的花朵。 3. 无万数:形容花朵数量之多。 4. 置酒:设宴。 5. 残英:凋谢的花朵。 6. 飞絮:柳絮飘散的情景。 7. 奈何:无可奈何,无法控制事物发展。 8. 虽迟终不住:指时间推移,春天终将结束。 9. 鶑歌蝶舞: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0. 矜春:赞美春天的美好。 11. 见我长嗟:看到我在感叹。
去完善
赏析
《感花》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开花落之景的感叹。诗人在赏花时,发现枝头的花蕾已经凋零,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蝴蝶、黄莺等动物的生动形象,进一步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奈。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感慨中,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这也是我们从中可以汲取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花》是北宋诗人宋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994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宋庠历经了科举考试,获得了解元(即状元)的头衔,并在朝廷任官,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代,北宋正面临著内外多种挑战。对内,它需要巩固新建立的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的稳定;对外,它要抵抗辽、金等北方民族的侵略,保卫边疆。因此,皇帝赵匡胤和继任者赵炅都积极推动文教政策,选拔贤才辅佐国家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文人学士纷纷投身科场,以求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庠在这一年脱颖而出,成为士人仰慕的对象。他在这首诗中感慨时光流转,对花卉的凋零心生惋惜。然而,他也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决心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国家,以期实现人生的抱负。这种情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时代的氛围,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