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

标题包含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
我今自笑菌生庵,才读君诗舌本甘。 未暇清修齐腊八,要陪游冶趁春三。 极知世外交从好,却厌尘中富贵酣。 谿老绝无名利念,不谋耕凿即渔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号横塘居士,浙江台州黄岩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许景衡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县令、郡守等职。他勤政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现在自己都觉得像是在一座寺庙里生长的小草,刚刚读了您的诗篇就觉得口中生津。 没有时间去清修体验释迦牟尼成道前的八正道,只想趁着春天的温暖陪伴你游玩享受。 我非常理解世间的外交应酬应酬各种关系,但是我厌倦了世俗中的荣华富贵。 作为一个山野老人,我对名利毫无兴趣,不用考虑耕种铸造或者捕鱼养蚕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创作新的诗篇。 2. 曾光叔:诗人朋友的名字。 3. 昙县尉:指诗人的朋友曾光叔担任县尉一职的地方,县尉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治安等事务。 4. 菌生庵:指诗人自己暂时居住的简陋住所。 5. 才读君诗舌本甘:读到你的诗歌,让我口舌生津,称赞对方诗作美味。 6. 清修齐腊八:指诗人在闲暇时间注重修身养性。 7. 游冶趁春三:出游寻乐,享受春天美好的景色。 8. 尘中富贵酣:对尘世中的荣华富贵感到厌倦。 9. 谿老:指住在溪边的老百姓,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乡亲父老。 10. 不谋耕凿即渔蚕:不用费心考虑耕种或者渔业养殖,表示诗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写给曾光叔的一首唱和之作。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我今自笑菌生庵,才读君诗舌本甘”,诗人以菌生庵为喻,形容自己目前的境遇。这里的“菌生庵”是指一种简陋的住所,暗示了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而“舌本甘”则表达了读到好友曾光叔的诗作时,内心感到的甘甜和喜悦。 颔联“未暇清修齐腊八,要陪游冶趁春三”,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没有时间去进行清修的生活,但却愿意陪伴好友在春天出游,共享美好时光。这里“齐腊八”指的是佛教的斋戒日,“春三”则是春天的美好时光。 颈联“极知世外交从好,却厌尘中富贵酣”,诗人深知人世间的各种交往都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但他却厌恶世俗中的富贵生活,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心态。 尾联“谿老绝无名利念,不谋耕凿即渔蚕”,诗人以溪边的老人为例,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名利的杂念,只要能过上平淡的农耕或渔蚕生活就已经心满意足。 整首诗以诙谐幽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珍视友情以及对世俗名利淡然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仁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023年至1063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许景衡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人。 在这个时期,许景衡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诗词歌赋,青年时期曾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佳绩,进入官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许景衡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次韵曾光叔昙县尉》这首诗中,许景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哲理,反映了许景衡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