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乌林天使三首 其三
当时初结两朝欢,曾见军前捧血槃。
本为万年依荫厚,那知一日遽盟寒。
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寛。
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初两国建立友好关系时,还曾见到军队之间举杯庆贺的场景。原以为这份友谊会永远深厚,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变化。如今,我们已经沦为对方的俘虏,但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获自由。幸运的是,还有一些了解内情的朋友,我作为下属也希望能寻求安全的方法。
去完善
释义
【乌林】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东南。
【天使】朝廷使者。
【两朝欢】指宋金两国关系融洽。
【军前捧血槃】指战争中牺牲的将士。
【万年依荫厚】祝愿两国友谊长存。
【一日遽盟寒】比喻突然之间两国关系破裂。
【羊牵已作俘囚献】指战败的俘虏被献给对方。
【鱼漏】指时间。
【终期网罟寛】希望对方能够宽宥俘虏。
【故人】此处可能指的是金国对宋态度友好的人士。
【知底蕴】了解双方的真实意图。
【下臣】谦称,指自己。
【获考敢谋安】希望能够获得谅解,寻求和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国事无常、人生命运的感伤之作。宇文虚中以两朝之欢,喻指当时的友好关系;“军前捧血槃”则暗示战争爆发的悲惨景象。诗人以“万年依荫厚”表达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而“一日遽盟寒”则揭示了世事的无常,突显了人间悲剧。接下来的两句“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寛”则描绘了战争中的俘虏和苦难民众。最后两句“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表达了诗人期望故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并为他提供庇护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乌林天使三首·其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金朝时期的1149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金朝取代北宋成为北方的统治者,而南宋则在南方维持着相对独立的政权。宇文虚中作为北宋朝廷的一员,后来被金朝俘虏,但他始终保持忠诚于宋朝的信念,并在囚禁期间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在这段时间里,宇文虚中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任北宋朝廷的高官,但因战败被俘至金朝。在异国他乡,他受到金朝皇帝的优待,但仍不忘故国,坚守民族气节。这种曲折的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在这一时期,金朝的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提倡汉学,因此宇文虚中在金朝的生活相对稳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典籍,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金朝的社会风气也与宋朝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宇文虚中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