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虏中作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虏中作三首 其三
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无辞可奈何。 强食小儿犹解事,学妆娇女最怜他。 故衾愧见沾秋雨,短褐宁忘拆海波。 倚仗循环如可待,未愁来日苦无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奈已老却仍蹉跎度日,苦于无言以答。 强迫自己像孩子般吃喝尚且能够理解,学习化妆的女孩最为怜惜。 旧被子见雨而愧疚,短衣记得海上的波浪。 期待时光循环如预期一般,未担心未来的日子过于痛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虏:这里指金国。 2. 不堪:忍受不了。 3. 垂老:临近老年。 4.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光阴虚度。 5. 有口无辞:虽有话要说,但不知如何表达。 6. 强食:勉强吃。 7. 小儿:儿童。 8. 解事:懂事。 9. 学妆:学习化妆。 10. 娇女:指年轻女子。 11. 故衾:指旧被。 12. 沾秋雨:比喻遭受磨难。 13. 短褐:粗布衣。 14. 宁忘:不要忘记。 15. 拆海:拆开波浪。 16. 倚仗循环:依靠循环的依赖。 17. 未愁:不愁。
去完善
赏析
《虏中作三首·其三》宇文虚中的这首诗,表达了他身在异乡的无奈和愁绪。诗人在面对衰老和困境时,深感无法言说。然而,强食的小儿和学妆的娇女使他感到一丝安慰。尽管被俘,诗人仍然保持着尊严,不愿用沾染了秋雨的故衾,也不忘曾经的海波。他期盼着能够早日回到家乡,并未担忧未来的日子是否艰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虏中作三首 其三》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宇文虚中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这一年,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此后,宇文虚中被俘至金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囚徒生涯。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抒发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如《虏中作三首》等。 在诗人的时代,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激化,外患不断。金兵的入侵使得原本繁荣的北宋王朝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宇文虚中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将个人的悲愤和对国家的忧虑融入到诗歌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