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
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
堂中蜡炬红生花,门前绀幰七香车。
博山夜长香烬冷,悠悠荡子留倡家。
妾机尚余数梭锦,织恨传情还未忍。
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栖泪盈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别弹奏那思乡的曲子,也不要编奏哀怨的白鹤调。
犹如明珠破碎,即使挂在高处也无法看见。夜幕降临,乌鸦啼叫,却无法引起人的注意。
房间里的蜡烛燃烧正旺,门前停着装饰华丽的马车。
夜色渐深,香气渐淡,无法平息那悠悠游子的心情。
我手中的织物还剩下几道未织完的花纹,但我却犹豫着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城楼上的乌鸦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为我而悲鸣。我知道自己独眠的夜晚泪水沾湿了枕头。
去完善
释义
1. 汝琴:指妻子弹奏的琴。
2. 归凤鸣:凤凰琴的谐音,这里比喻失去丈夫的孤独。
3. 白鹤怨:古曲名,表示哀伤之情。
4. 明珠破璧挂高城:明珠喻才子,破璧喻弃妇。意思是才子离去,留下女子独守空房。
5. 乌啼:乌鸦在半夜啼哭,暗示女子的哀愁。
6. 堂中蜡炬红生花:烛芯烧焦时,烛油飞溅,像花朵一样绽放。
7. 门前绀幰七香车:意为华丽的马车停在门前。
8.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寓意妻子在家中盼望丈夫归来。
9. 悠悠荡子:远离家乡的人,这里指男子的离家。
10. 留倡家:指在娱乐场所逗留的男子。
11. 妾机:指妻子手中的织布机。
12. 数梭锦:指妻子仍在辛苦劳作。
13. 织恨传情:将内心的痛苦和思念编织进布料之中。
14. 单栖:独居,孤单。
15. 泪盈枕:泪水充满枕头,形容极度悲伤。
去完善
赏析
《乌夜啼》是唐代诗人宇文虚中所作的一首诗,全诗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首句“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以琴声和曲调为喻,表达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接下来两句“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用明珠破璧的意象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景,同时借乌啼表达了别离时的哀伤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烛火、绣帘和博山炉等物象,营造出一幅华丽而孤独的景象,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心情。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织锦动作,表现出她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栖泪盈枕”,则是通过城乌的叫声,进一步表达出游子和女主人公的孤独与悲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乌夜啼》是南宋诗人宇文虚中的代表作品,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宋孝宗时期。在那时,北方大部分国土已经沦陷于金人手中,这使得很多南渡的文人如宇文虚中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在这一背景下,宇文虚中将个人的忧国之情寄寓在这首诗之中。
诗人感慨时局动荡不安,并表达了自身对中原故土、乡土亲人的深深怀念。当时南宋朝廷面临着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威胁,皇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宇文虚中目睹这一切,深感忧虑。他希望自己能像杜鹃一样呼唤君王奋发图强,恢复中原。同时,他也警示世人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记住曾经辉煌的祖国河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