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三首 其一
自怜老瘦仍痴绝,每强衰颜趁后生。
疗癖无方了诗课,迷魂有寨对棋枰。
绕床不著阿堵物,玩世何须身后名。
倚頼儿曹解人意,典衣长得解余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是语文老师在,翻译古文很在行,让我给你翻一下.
原文:自怜老瘦仍痴绝,每强衰颜趁后生。疗癖无方了诗课,迷魂有寨对棋枰。绕床不著阿堵物,玩世何须身后名。倚頼儿曹解人意,典衣长得解余酲。
现代白话文翻译:
我可怜自己年老体瘦但仍痴心一片,总是努力不让自己的容颜比年轻人逊色。治疗顽疾没有良方,只有通过写诗来纾解病痛;令人着迷的事物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让人无法忘怀。身边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对于这个世界,我又何必在乎死后的名声呢?依赖年轻人的理解和关心,即使卖掉衣服也能让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老瘦:这里指作者自己年老的形象。
2. 痴绝:形容对某事极为痴迷。
3. 疗癖:治疗疾病或不良嗜好。这里指作者以诗歌作为治疗内心苦闷的药方。
4. 无方:没有办法。
5. 迷魂有寨:比喻下棋时的紧张局势。迷魂寨,一种迷宫式建筑,这里用来比喻棋局的变化莫测。
6. 阿堵物:即金钱,出自《晋书·王衍传》。这里表示作者在物质生活上并不追求富贵。
7. 玩世:以游戏的态度看待世事。
8. 何须:不需要。
9. 身后名:死后留下的名声。这里表示作者并不在意身后的名誉。
10. 儿曹:儿辈。
11. 典衣:当掉衣物换取钱财。
12. 余酲:指酒后残留的醉意。
去完善
赏析
《自适三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作者晚年生活的诗歌。诗人以老者的身份,描述了自己在晚年生活中的心态和追求。
首先,诗人以“自怜老瘦仍痴绝”开篇,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然而,尽管年纪已大,诗人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情,而是选择继续与年轻人竞争,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这首诗充满了活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日常活动:写诗和对弈。这两项活动都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消遣方式,但在这里,诗人将它们视为治疗自己病癖的手段。这表明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需要依靠金钱等物质财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他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他的意愿,帮助他度过晚年时光。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关爱,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适三首 其一》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陈造在晚年时创作的。陈造出生于1133年,去世于1203年,主要活动在宋孝宗、光宗和宁宗时期。他的一生历经世事沧桑,从少年时期的勤奋求学,到中年时期的官场沉浮,再到晚年的淡泊隐居,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正处于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期。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陈造在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时,深感无力回天。因此,他在晚年选择了归隐田园,过着清贫但自在的生活。通过这首《自适三首 其一》,陈造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的肯定,同时也传递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