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花
轻花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
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
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
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的花儿轻柔摇曳,翩翩起舞,光彩照人的哪止是这两株翠绿之枝。
整个春天的阳光如同白雪映照大地,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色波浪在微风中翻涌。
春风拂过田野,小燕子欢快地飞翔;清晨的雾气笼罩着晴天,黄鹂鸟歌声悠扬。
金秋时节果实累累,农民们丰收喜悦,希望每天的阳光都能照进他们的心田,面对生活的辛劳也能微微一笑。
去完善
释义
1. 麦花:指麦子开花时的景象。
2. 轻花细细:形容麦花的轻盈和细小的形态。
3. 猗猗:繁茂的样子。
4. 何止青荧秀两枝:意思是麦花的繁荣茂盛,不仅仅限于两枝的秀丽。
5. 万顷雪光抽夏日:描绘了麦花在炎炎夏日中生长的情景。
6. 一天翠浪:描述了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在风中起伏的景象。
7. 暖风覆野看摇燕:描述了温暖的春风吹过田野,燕子在其中欢快地飞翔的场景。
8. 晨气笼晴想韵鹂:描述了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野上,黄鹂鸟在树林中欢快地鸣叫的景象。
9. 有实可祈催食麨:麦子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祈求丰收,制作麦粉等食物。
10. 昼长村疃不攒眉:描绘了村民们在白天劳作,村庄一片繁忙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麦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描绘麦田风光的诗。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麦花的美丽与生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第一句“轻花细细复猗猗”描述了麦花的轻盈和细碎,强调了麦花在微风中的摇曳生姿。而“何止青荧秀两枝”则传达出麦花的茂密和繁盛,表明麦花在田野中绽放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诗的第二联“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麦花的洁白和绿意。其中,“万顷雪光”暗示了麦花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辉,而“一天翠浪”则表现了麦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麦花在夏季的旺盛生长,还预见了麦花在秋季的丰收景象。
在诗的第三联,作者用“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描绘了麦花周围的生动画面。在这里,“暖风覆野”意味着麦花在温暖的春风中茁壮成长,而“看摇燕”则暗示了燕子在麦花丛中欢快地飞舞。同时,“晨气笼晴想韵鹂”传达了清晨的阳光照耀在麦花上,唤醒了鸣唱的黄鹂鸟。这两句展现了麦花生长的和谐环境,以及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
最后,在诗的第四联,作者表达了麦花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意味着麦花的丰收将为农民带来希望,使他们不再为粮食问题担忧。在这里,“有实可祈”表示麦花的果实可以祈求丰收,而“催食麨”则揭示了农民食用麦粉制作的食物。整句传递了麦花在农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爱之情。
总的来说,《麦花》这首诗通过对麦花形态、生长环境和实用价值的描绘,展现了麦花在自然和社会中的独特魅力。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麦花融入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使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亲切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麦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麦花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董嗣杲作为一名文人,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积极乐观的。他在《麦花》这首诗中,通过对麦花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那个时代,农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农民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董嗣杲通过对麦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盼和对农民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