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
俞请分符入赣川,过家为幸获于天。
桂宫旧有同年契,梓里今逢太守贤。
酾酒殷勤供去帐,解囊分耀贮离篇。
晓来颇觉思君梦,烟水苍茫隔画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你分为两部分进入江西,经过家乡真是天赐之福。
过去的皇宫里有些当年的朋友,现在在故乡又遇到了一个贤明的太守。
热情地斟酒,提供离去的帐篷,解开钱包,记录下离别的篇章。
早上醒来,感到有些思念你的梦境,烟雾和水相隔得很远,好像隔着一幅画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俞请:指任命或请求。这里是指请求前往某个地方任职。
2. 分符:古代官员任职时分为符信,以此作为凭证。这里是指担任地方官职。
3. 赣川:即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赵抃的家乡。
4. 桂宫:指朝廷。
5.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6. 契:情谊,关系。
7. 梓里:故乡。
8.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9. 酾酒:斟酒。
10. 殷勤:热情周到。
11. 去帐:送别时的帐幕。
12. 解囊:拿出钱财。
13. 分耀:分散光辉。
14. 贮离篇:珍藏离别时的诗篇。
15. 颇觉:感觉上有些。
16.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
17. 苍茫:模糊不清。
18.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写给他的朋友和同僚高赋的离别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回到家乡时与友人相逢的喜悦,以及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热爱。
首联“俞请分符入赣川,过家为幸获于天”,作者以诙谐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被任命为虔州(今江西赣州)太守的经历,表达了他在家乡任职的喜悦。
颔联“桂宫旧有同年契,梓里今逢太守贤”,提到了两人在京城(桂宫)相识的情谊,以及他们在故乡重逢时的喜悦。这里“同年契”是指两人同年参加科举考试,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颈联“酾酒殷勤供去帐,解囊分耀贮离篇”,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临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酾酒”指的是斟酒,“解囊”表示慷慨解囊。这两个词都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尾联“晓来颇觉思君梦,烟水苍茫隔画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晓来”指清晨醒来,“思君梦”是对友人的深切怀念。“烟水苍茫隔画船”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用以象征两人即将面临的离别。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家乡、友谊和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赵抃于嘉祐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赵抃在嘉祐年间曾任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州,此行路过家乡浙江衢州的太守高赋的府邸,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正值北宋中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然而,赵抃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曾因为直言不讳、弹劾权臣而被贬谪到虔州等地。尽管受到排挤,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以民为本,勤政廉政,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在这一时期,北宋朝政由仁宗皇帝主持,国家政治相对开明。然而,由于皇权削弱、官僚体制僵化等原因,朝政日趋腐败,民间疾苦日益严重。赵抃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诗歌作品,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
在《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这首诗中,赵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与高赋的深厚友谊。他以诚待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尽管两人身处不同的职位,但他们都有着为民谋福祉的共同理想。这首诗既是对故友的怀念,也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