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倅杨瑜东归
倅郡优游得治声,代还东出锦官城。
一州和气三年迹,万里寒威十月行。
江外预通乡信喜,仗前归拜帝恩荣。
逢今佥用良材日,好使明堂大厦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治理郡县成绩斐然,连任后离开锦绣成都。
三年的和洽氛围传遍全州,十月的寒冷行万里。
江南已提前传来家乡的喜讯,我即将回到朝廷接受恩典。
如今正值选拔贤能之时,愿大明盛世宏图大业得以实现。
去完善
释义
1. 送:送别;
2. 蜀倅杨瑜:人名,其中“蜀倅”是指四川地方的副职官员,“杨瑜”是个人名字;
3. 东归:回到东方的家乡;
4. 优游:形容生活悠闲;
5. 治声:治理政务的声誉;
6. 代还:卸任回家;
7. 东出:向东出发;
8.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因为古代的成都以织锦著称,设有专门管理织锦的官员;
9. 一州和气三年迹:在任期内让一个州的氛围和谐;
10. 万里寒威十月行:秋天时离开,路上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11. 江外预通乡信喜:提前告知家乡的人要回来了,让大家感到喜悦;
12. 仗前归拜帝恩荣:指回到朝廷向皇帝表示感谢和敬意;
13. 逢今佥用良材日:现在正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时候;
14. 好使明堂大厦成:希望能造就一座宏伟的大厦。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杨瑜东归的场景。诗中的“代还东出锦官城”暗示了诗人与杨瑜深厚的友谊和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描述“一州和气三年迹”以及“万里寒威十月行”表达了对于杨瑜治理政绩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深深不舍。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江外预通乡信喜”以及“仗前归拜帝恩荣”表达了对于杨瑜即将回到家乡时的喜悦以及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以“逢今佥用良材日”收尾,表达了对于国家选拔贤能的期许,希望杨瑜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赵抃担任成都府路转运使,负责管理四川地区的财政、赋税等事务。他在任期间,勤于政务,清廉正直,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然而,赵抃在官场上却遇到了许多坎坷。当时的朝政腐败,官场黑暗,许多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赵抃身为一个清官,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现象,于是他多次上疏朝廷,要求惩治贪官污吏,整顿吏治。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重视,反而招来了一些官员的嫉妒和陷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抃写下了这首《送蜀倅杨瑜东归》。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