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
翠栢环庭数亩间,萧疎仍是枕江干。
都如君子怜松茂,半为主人谙岁寒。
素壁留诗多健羡,画船过里暂盘桓。
因公此景予心喜,亦有高斋待挂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松树围绕庭院于数亩之地,稀疏有序地紧邻江边。它们就如同高尚的君子一样,令人喜爱其茂盛的生长;又仿佛是为了慰藉主人,熟悉岁月中的严寒。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令人艳羡的诗篇,画船从江面悠悠驶过,停泊在此处短暂逗留。受此美景感染,我心喜悦无比,这也许就是我等待挂冠归隐的高斋所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栢:即翠绿的松柏。
2. 环庭:围绕庭院。
3. 数亩间:约几亩地大小。
4. 萧疎:此处形容松柏稀疏的样子。
5. 枕江干:指松柏靠近江边生长。
6. 都如:完全像。
7. 君子:高尚品德的人,这里喻指松柏。
8. 怜松茂:羡慕松柏的茂盛。
9. 主入:主人。
10. 谙岁寒:了解岁月的寒冷,这里指松柏耐寒的特性。
11. 素壁:白色的墙壁。
12. 留诗:留下诗句。
13. 多健羡:非常羡慕。
14. 画船:装饰精美的游船。
15. 过里:经过此地。
16. 暂盘桓:暂时停留。
17. 因公:因为看到悦亭的美景。
18. 高斋:隐逸的高洁之地。
19. 挂冠:辞去官职。
去完善
赏析
《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抒怀寓意的诗歌。诗人赵抃通过对翠柏、江水、松树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素壁留诗多健羡”等诗句,透露出诗人在观赏美景之余,也流露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隐逸之志。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自然风光与诗人情志巧妙地融为一体,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和诗人赵抃之手。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名臣、文学家。据《宋史·赵抃传》记载,赵抃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任翰林学士,后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嘉祐二年(1057年),授资政殿学士、成都知府。
在赵抃担任翰林学士时,他游历了京城附近的许多风景名胜,其中包括悦亭。悦亭位于当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是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常有诗人在此唱和赋诗。赵抃在此地写下了这首《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
在赵抃所处的时代,北宋正处于承平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赵抃作为一名文人和政治家,对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厚的责任。他的诗作多表达了为国为民的情怀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