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

标题包含
题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
岁寒姿性禀于天,一变人疑换骨仙。 操是寒松心是石,始终全类古真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冬时节依然保持坚强的姿态,仿佛脱胎换骨成为仙人。 像寒松一样坚韧不拔,心如磐石,始终坚守着古人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诗的题目,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 2. 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地点名称,分别是地域名和道观名。 3. 岁寒姿性禀于天:指松树在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持姿态的禀性来自于天生。 4. 一变人疑换骨仙:形容松树的形态变化引人怀疑它是否已变成仙人。 5. 操是寒松心是石:松树的心像石头一样坚韧。 6. 始终全类古真贤:松树从生到死都如同古代的真贤士一般坚守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松石的形象比喻高尚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品格坚毅和坚守本心的赞美。首句“岁寒姿性禀于天”描述了松树在寒冷时节展现出的坚韧姿态,强调了这种品质源于其天性。紧接着的“一变人疑换骨仙”则进一步强调,即使经过沧桑变迁,松树的品格仍然如同脱胎换骨的仙人一般坚定不移。诗人在第三句“操是寒松心是石”中用松树和石头形象地描绘出坚韧的内心世界,而第四句“始终全类古真贤”则借古真贤来形容松树坚守品质的崇高精神。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坚定的道德信仰和对美好品质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感慨的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首诗的作者赵抃,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任浙江、福建等地的地方官时,多次到永康县延真观游览,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赵抃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赵抃作为地方官员,注重民生,体察民情,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时常表现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题婺州永康县延真观松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游览延真观时,被那里的苍松怪石所吸引,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