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致仕后立春偶成

标题包含
致仕后立春偶成
四纪荣涂愧滥巾,圣恩从请幸全身。 高斋静有无穷乐,又报元丰第四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季荣华富贵多,感激圣恩赐予平安身。 静谧书斋乐趣无穷尽,又逢元丰四年春天到。
去完善
释义
1. 四纪:四十年。荣涂:荣达之路,指仕宦生活。愧滥巾:对自己任职四十年的官职感到愧疚。 2. 圣恩:皇帝的恩典。从请:遵从自己的意愿。幸全:侥幸得以保全自己。 3. 高斋:高雅的书斋。静:安静。无穷乐:无尽的乐趣。 4. 元丰:北宋年号,公元1078年至1085年。第四春:第四个春天。
去完善
赏析
《致仕后立春偶成》是宋朝赵抃的一首五言诗。诗中表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以及对于春光的欣喜之情。首句“四纪荣涂愧滥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四十多年官场生涯的感慨,虽然荣耀但自觉名不副实。第二句“圣恩从请幸全身”则表达了作者庆幸自己能全身而退,得到了皇帝的恩典。接下来“高斋静有无穷乐”描述了诗人静居书斋时的无尽快乐,最后“又报元丰第四春”则是诗人感受到春日来临的喜悦。整首诗既有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恬静生活的享受,展现了诗人达观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致仕后立春偶成》是北宋名臣赵抃在公元1085年所作。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庆历年间因为参政期间整顿吏治、治理地方卓有成效,而广受百姓爱戴,被誉为“铁面御史”。后来由于直言不讳,与权臣不合,于1085年被贬为成都太守。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内部矛盾激化,朝政腐败,对外战争屡屡失利,百姓疾苦严重。然而皇帝和权臣却无动于衷,无视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政治家,赵抃深感忧虑和愤懑。当他离开京城,来到成都担任太守时,心情非常沉重。 在立春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日子,诗人触景生情,以咏春的笔触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朝廷的不满。诗人在诗中以春天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希望皇帝能够重视民生,励精图治,振兴国家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