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虔过家登高斋即事
旧里徘徊忽四旬,高斋高胜足懽忻。
当轩晓看山横黛,负郭秋成稼覆云。
酌酒屡邀朋契乐,弄琴真与俗喧分。
虔州莫讶迟迟去,乡便恩荣荷圣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四周里,我一直在老街上漫步,这座高楼让人非常愉快和欣喜。早晨在窗户旁可以看到山峰像横卧的眉毛一样美丽,秋天的时候农田里的庄稼覆盖了整个乡村。我们曾多次一起饮酒庆祝,演奏音乐让喧嚣远离我们的心灵。不要惊讶我在虔州待得这么晚,我对这个地方的热爱以及受到的恩典让我感到了圣君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守虔过家登高斋即事》赵抃
1. 旧里:指诗人故乡,即江西赣州。
2. 四旬:四十天,此处表示时间流逝很快。
3. 高斋:指诗人在赣州的住所。
4. 懽忻:欢乐、喜悦。
5. 当轩:在窗前。
6. 山横黛:远山如眉黛一般横卧在天际。
7. 负郭:靠近城郭的地方。
8. 秋成稼覆云:秋天庄稼丰收的景象如同覆盖了一层白云。
9. 酌酒:斟酒。
10. 朋契:朋友。
11. 弄琴:弹琴。
12. 俗喧:世俗喧闹。
13. 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
14. 迟迟:慢慢。
15. 乡便恩荣荷圣君:感激君主恩赐的乡里方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守虔过家登高斋即事”,表达了诗人赵抃在虔州担任太守期间回家乡时的高斋所见所感。全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与友人欢愉的时光,透露出诗人在乡间远离喧嚣的生活惬意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守虔过家登高斋即事》,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抃所创作的。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是宋代的一位名臣,历任御史、参知政事等职。他以廉洁奉公、刚直不阿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王安石变法等。这些事件都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抃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他曾在地方任职,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后来进入中央政府,担任监察御史,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为朝廷选拔贤能,整顿吏治,赢得了朝野的赞誉。然而,他也因为直言不讳而遭人嫉恨,多次被贬谪。
在这一时期,赵抃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己信念的坚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守虔过家登高斋即事》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俯瞰家乡的美好景色,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对民生幸福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