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
老卢行法地,千载复抽关。
崖石横双翠,禅机漏一斑。
两泉涵定慧,半榻卧云闲。
着我谈风月,真成出世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卢行者来到这片佛法盛行的地方,千年之后又能再次打开这个世界的奥秘。山间的石头犹如一对翠鸟,透露出一丁点儿禅意。两个山泉流淌着智慧和安定,在半榻床上悠闲地看着云卷云舒。与我一起谈论风花雪月,仿佛真的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去完善
释义
"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是一首描绘景观的古风诗。以下是其中的几个词汇注解:
1. 老卢行法地: 老卢指六祖惠能。行法地,指传教布道的地方。这里指的是禅宗六祖曾在这里传播佛法的地方。
2. 抽关: 关门之意,表示切断世俗纷扰,进入宁静的世界。
3. 禅机: 禅宗佛家对顿悟的法门。这里可以理解为悟道的方法或感悟。
4. 定慧: 佛教用语,意指心灵的稳定与宁静。
5. 云闲: 指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状态。
6. 着我谈风月: “着”有“让”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来谈论风花雪月的事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风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7. 出世间: 超越世俗,达到更高层次的境地,寓意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以诗人徐鹿卿的视角,描绘了梅关的风貌和意境。开篇首句“老卢行法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中,意指梅关是古人修行道法的地方。第二句“千载复抽关”意味着这个地方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第三句“崖石横双翠”描绘了梅关独特的美景:陡峭的山崖上,青松翠竹环绕,生机盎然。第四句“禅机漏一斑”则表现了禅宗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在此领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第五句“两泉涵定慧”描述了两股清泉交汇在一起,寓意着心灵的平静与智慧在此得以滋养。第六句“半榻卧云闲”则是诗人自己心境的体现,表达了他在梅关这种清幽的环境中,尽享悠闲时光的心境。
最后两句“着我谈风月,真成出世间”更表达了诗人身处梅关的感悟:在这里谈论风月,仿佛真的远离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梅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徐鹿卿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公元12-13世纪),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南宋晚期,战争频繁,社会矛盾尖锐。徐鹿卿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知州、通判等职务,但在官场中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使他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鹿卿写下了这首《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中,徐鹿卿以梅关为意象,描绘了战乱中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总的来说,《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是在南宋晚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