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堂侍祠十绝 其七

标题包含
明堂侍祠十绝 其七
合宫深敞匝修廊,万烛煇煇粲奉璋。 自有质文昭俭度,不须扬厉述齐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简(1090年-1143年),字敬仲,号慈湖,浙江慈溪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杨简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于北宋末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将所有宫殿的深度敞开环绕着修复的长廊,数千支蜡烛辉煌灿烂地照耀着供奉的玉器。 本身具有的品质和文采已能体现节俭的风范,不需要通过夸张的方式描述齐整的房屋。
去完善
释义
1. 明堂:古代皇帝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2. 侍祠:陪祀,指陪同皇帝祭祀。 3. 十绝:古代诗体的名称之一,通常指十首一组的诗作。 4. 合宫:古代明堂建筑的称谓,这里指代明堂建筑。 5. 深敞:形容空间深远且宽敞。 6. 匝:环绕,围绕。 7. 修廊:长长的走廊。 8. 万烛:众多的蜡烛。 9. 煇煇:光明貌;闪耀貌。 10. 粲:鲜明貌。 11. 奉璋:指恭敬地献上祭祀的玉器。奉,敬献;璋,玉器名,常用于祭天地、宗庙等礼仪。 12. 质文:质朴与文采。 13. 昭:显示,表明。 14. 俭度:节俭适度。 15. 不须:不需要。 16. 扬厉:发扬光大。 17. 述齐房:指齐房讲述的故事。述,讲述;齐房,又称“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座著名学府,聚集了大量学者,被誉为“百家争鸣”的发源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明堂侍祠十绝 其七》中,诗人杨简通过描绘合宫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于礼仪和节俭的赞美。诗歌的首句“合宫深敞匝修廊”描述了皇宫的宏伟壮观,表现了皇家的气派与威严。接下来两句“万烛煇煇粲奉璋,自有质文昭俭度”则展示了祭祀活动的盛大场面,以及对于简朴、庄重之美的追求。诗人在最后一句“不须扬厉述齐房”中进一步强调,真正的品质与文明并不需要华丽的装饰或炫耀,而应该体现在内在的修养与品德之中。这首诗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描绘和对礼仪活动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简约与实质的追求,以及对华丽与奢侈的摒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明堂侍祠十绝 其七》,是南宋诗人杨简所作。杨简,字敬仲,号慈湖先生,为宋代著名文人、哲学家,以文学和儒家哲学闻名。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歌颂自然美景的,也有表达人生哲理的。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述祭祀场景,展现了当时的儒家教化观念和社会风貌。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大约可以推断为杨简任职官员时期(约公元1160-1225年)。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国内矛盾复杂,战争频发,而儒学教育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诗中所描述的“明堂侍祠”是指在古代宫殿或宗庙举行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祖先和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这种仪式在南宋时期仍然受到重视,因为儒教认为祭祀是维护社会秩序、体现孝道的重要方式。 杨简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他的作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对道德、礼仪的重视。在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身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和践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