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紫芝岩
羽客逍遥地,花源世未寻。
我来窥异迹,高步越飞岑。
石带藤萝古,泉鸣涧壑深。
紫芝未可采,空寄白云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侠士逍遥之地,仙境难以寻觅。
我前来探寻奇异之迹,脚步轻盈跃过高峰。
石头上缠绕着古老的藤蔓,泉水在山谷间幽深回荡。
灵芝还未到采摘的时候,只有一片云彩寄托我的心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羽客:指道士。
2. 花源:桃花源的别称,源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3. 异迹:奇特的事物或事迹。
4. 高步:举足前行,形容步伐豪迈。
5. 飞岑:险峻的山峰。
6. 藤萝:常绿藤本植物,此处用作形容词,表示古老。
7. 紫芝:传说中的仙草,隐喻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8. 空寄白云心:化用李白诗句“试问东流水,应知去日心”,表达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求而不得的无奈。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紫芝岩风光与感慨之作。诗人以“羽客”自喻,表现其逍遥自在的心境。开篇点出“逍遥地”,暗示这是一个脱离尘世的仙境。接着用“花源世未寻”表达了自己在纷扰世界寻求清静之处的渴望。
“我来窥异迹,高步越飞岑。”两句展现了诗人在探访仙境时的从容步伐。其中,“异迹”表达了紫芝岩与众不同的风貌。通过攀登峻峭山岭,诗人不仅领略到自然风光之美,还实现了心灵的解脱。
随后,诗人运用“石带藤萝古,泉鸣涧壑深”描述紫芝岩的古老韵味和幽深的氛围。这里“石带藤萝古”展示的是历经沧桑的岁月痕迹,而“泉鸣涧壑深”则凸显了静寂、神秘的景象。
最后,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诗人却意识到“紫芝未可采”,只能空怀一颗向往之心。此句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从寻觅仙境、登山观景到感慨抒发,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紫芝岩》是南宋著名诗人严羽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13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元三国鼎立的格局。严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诗歌有着深厚的造诣。
在这段时间里,严羽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国家最高学府的教学工作,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南宋末年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这使得严羽深感忧虑。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末年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由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这也使得诗人们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作品中。严羽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总之,《游紫芝岩》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动荡不安但又文化繁荣的时期,严羽通过描绘紫芝岩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