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从军行 其二

标题包含
从军行 其二
翩翩双白马,结束向幽燕。 借问谁家子,邯郸侠少年。 弯弓随汉月,拂剑倚胡天。 说与单于道,今秋莫近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双马轻扬,英雄年少;雄姿英发,志在边疆。试问谁人家的孩子,正是那邯郸城里的豪侠儿郎。他们紧握弓箭跟随汉朝的月亮,挥舞利剑屹立在胡地的天空。请告诉单于:今年秋天不要靠近边疆,因为他们的英勇斗志不可挡!
去完善
释义
翩翩双白马:形容马匹雄健美丽。 结束:这里指整装待发。 幽燕:古地名,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借问:询问。 谁家子:谁家的孩子。 邯郸:古地名,位于今天河北一带,以豪杰辈出著称。 侠少年:勇猛的青少年。 汉月:汉朝时期的明月,这里象征边疆。 拂剑:挥动宝剑。 胡天: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谓。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这里指敌军统帅。 莫近边:不要靠近边境。
去完善
赏析
《从军行 其二》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英姿飒爽、英勇无畏的少年英雄形象。诗人以“翩翩双白马”开篇,描绘出主人公的潇洒风采;紧接着又以“结束向幽燕”表现他整装待发的决心和豪情。接下来,通过“借问谁家子,邯郸侠少年”两句,诗人为我们揭示了这个英雄的出处——他来自中原大地,拥有着热血男儿的豪情壮志。 随后,“弯弓随汉月,拂剑倚胡天”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他勇敢无畏的战斗场面:他弯弓搭箭,紧随汉朝的光辉照耀边疆;他手持利剑,依托着胡地的天空战斗不息。最后,“说与单于道,今秋莫近边”的收尾更是展现了他的英勇气概:他要告诉敌对的单于,今年秋天不要在边境靠近一步!整首诗歌充满了阳刚之气,体现了古人对于忠诚勇敢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从军行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严羽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13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的崛起、蒙古的入侵等,这些事件都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特殊时期,严羽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努力求学,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但不幸的是,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腐朽、外患频仍的时期。金国的崛起使得中原地区的局势变得紧张,而蒙古的入侵则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敌入侵。严羽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中流露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总的来说,《从军行 其二》这首古诗是在严羽人生受挫和社会动荡的特殊背景下创作的。它既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