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二首 其二
星布重重阵脚深,不须轻敌事相侵。
渡河虽藉奇兵势,对垒难知老将心。
酬酢巨杯宜燕席,消磨永日称山林。
呼卢格五前贤有,莫笑年来共讲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星星点点的灯火下,布置着深邃的战场布局。在这个时刻,我们应当尊重对手,不可轻易侵犯。虽然过河需要借助特殊的策略和优势,但在对垒时,很难看透经验丰富的将领内心所想。宴会上的宾主之间觥筹交错,燕语莺声,而在山间林野,则消磨时光,共度悠闲生活。对于古人的赌博游戏“呼卢格五”我们不必嘲笑,因为它代表了先贤们的智慧和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释义
1. "星布":形容棋子分布密集,如同繁星点点。
2. "重重":形容棋局复杂,层次分明。
3. "阵脚":象棋中的基本战术布局,指棋子的初始位置。
4. "不须":不需要。
5. "轻敌":轻视对手,在这里指的是在象棋对弈中过于自信。
6. "事相侵":指双方在棋局上互相进攻。
7. "渡河":象棋术语,指将帅移动到对方底线附近。
8. "藉":借助。
9. "奇兵":象棋术语,指特殊的兵种,如炮兵、车兵等。
10. "对垒":象棋术语,指双方的主将对峙。
11. "难知":难以了解。
12. "酬酢":古人在宴会或集会时互相敬酒的行为。
13. "巨杯":大杯子,指饮酒。
14. "宜燕席":适合在宴会上使用。
15. "消磨":消磨时间。
16. "永日":整天。
17. "山林":隐士居住的地方。
18. "呼卢格五":古代一种赌博游戏,类似于麻将。
19. "前贤":古代贤人。
20. "莫笑":不要笑话。
21. "年来":近年来的意思。
22. "讲寻":研究探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象棋为引,阐述了战争与人生的哲学。诗中描述了排兵布阵、出奇制胜的场景,展现了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心态和智谋。同时,诗人通过比喻揭示了人生感悟:世事如棋局,人们应该珍惜时光,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并与其他人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诗人以象棋为主线,巧妙地将军事斗争、人生思考融为一体,展示了独特的人生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象棋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
在吕陶这个时期,他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他科举落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职,关注民生,为百姓排忧解难。由于他直言敢谏,多次触怒权贵,以至于仕途坎坷,数次遭贬谪。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深入了解了民间的疾苦,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这个时期,北宋年间科举制度已较为完善,读书人地位较高,士大夫阶层颇为重视文化修养,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和相互推重现象十分普遍。象棋作为一种智慧的游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这为吕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吕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生活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