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首
跳出净慈牛栏,撞入太白马厩。
一团罪业黑漫,风吹日炙薰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开净慈寺的牛棚,闯入太白的马厩。
这是一个充满罪恶的黑团,风吹日晒,熏天弥漫。
去完善
释义
1. 净慈:指佛教寺庙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
2.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
3. 马厩:养马的地方;
4. 罪业:佛教术语,泛指一切违背佛教教义的恶行;
5. 黑漫:形容黑暗弥漫;
6. 薰天:形容气味浓烈,弥漫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幽默诙谐的笔法描绘出一个人在佛教世界中的觉悟过程。诗人借用“跳出净慈牛栏,撞入太白马厩”的形象比喻,表达修行者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步入佛教智慧的境地。然而,在修行道路上,人们难免会沾染上一些罪业,犹如一团黑漫的风吹日炙薰天。这首诗教导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过错,努力修行,达到真正的觉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九首》是宋代诗僧释如净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然而,禅宗文化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诗僧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如净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释如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出家为僧,后还俗成为一位诗人和书法家。在他的生命中,他经历了从佛教信仰到世俗生活的转变,这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偈颂九首》中,他以禅意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
在南宋时期,禅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得益于禅宗寺院的建设以及僧侣们的努力。禅宗强调个人的修行和顿悟,这种思想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参禅悟道,探讨人生的哲理,这也使得禅宗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