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听房氏自然歌,求词为赋
春风琼树香中,数声恰似流莺啭。歌尘飞下,落花起舞,骊珠脱串。豆蔻珠帘,牡丹雪岭,小桃人面。是自然绝艺,天然书谱,霓裳序,六幺遍。独占二分月色,向尊前、几番曾见。赏音如此,不辞醉墨,为题纨扇。浪雨闲云,剩香残黛,莫论恩怨。看秾华又老,情缘未断,寄楼中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繁花盛开的树下,美妙的歌声犹如黄莺婉转歌唱。尘埃飘散,花瓣飞舞,犹如明珠散落。翠绿的豆蔻,傲雪的牡丹,红艳的桃花,这些都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画卷。这是天然的乐曲,如同霓裳羽衣曲和六幺,令人陶醉。那如水的月光,曾经多少次映照在酒杯之中。欣赏这样的音乐,我愿意挥毫泼墨,将此情此景记录在绢扇之上。往事如梦,剩下的只是回忆,不再谈论过去的恩怨。看着花儿又一年盛开,我心中的情愫依然浓烈,就像那些寄托在燕子身上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春风琼树:描述美好的春天景象。
2. 流莺:指歌声婉转如歌莺。
3. 骊珠脱串:喻歌声美妙如骊龙吐珠。
4. 豆蔻珠帘:指盛开的豆蔻花与珠帘交织的景色。
5. 牡丹雪岭:形容牡丹盛开的美景。
6. 小桃人面:将桃花比作美人之面。
7. 霓裳序、六幺遍:皆古代曲名。
8. 二分月色:指满月时分的美景。
9. 赏音:懂得欣赏音乐之人。
10. 浪雨闲云:形容风雨中的天空景象。
11. 剩香残黛:表示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
12. 情缘未断:指情感仍未消散。
13. 秾华又老:感叹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 听房氏自然歌,求词为赋》这首词以乐景衬哀情,情感变化起伏较大,表达出时光流逝、美人迟暮的感慨。首句“春风琼树香中”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紧接着的“数声恰似流莺啭”则将优美的歌声与春天的景象融为一体,营造了和谐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通过描述歌者的技艺和对音乐的热爱,表达了对其欣赏之情。
在下半阙中,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抒发出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浪雨闲云,剩香残黛”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红颜老去、青春不再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最后的“看秾华又老,情缘未断,寄楼中燕”则是以燕子寄寓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传达了即便人生无常,也要珍惜当下、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听房氏自然歌,求词为赋》是元代文学家张翥的一首词作。此词创作于元朝时期,此时正值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相对稳定。
张翥,字仲举,号蜕庵,祖籍山西盂县。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成年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然而,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中,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在这段人生际遇中,张翥深感世事无常,对人生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元朝时期的文人大多崇尚道教,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开始关注自然、追求内心世界的平和。因此,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