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贾岛吟诗台

标题包含
题贾岛吟诗台
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李好惠
去完善

译文
让灵魂不再流浪,楼阁也逐渐变得荒芜。一条小径从草丛中延伸出来,长江在天际奔流不息。暮色中的烟雾中,寒冷的鸟儿聚集在一起,残月映照下,夜晚的虫子显得忧愁。但愿这里能生长出稻谷和高粱,用锄头将所有的遗憾和悔恨一一抚平。
李好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本指书写文章的标题或主题,此处为动词用法,意谓赋诗。 2. 贾岛吟诗台: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贾岛吟诗台是指他吟咏诗篇的地方。 3. 吟魂:指贾岛的灵魂,也可以理解为贾岛的诗才。 4. 不复游:不再来。 5. 一径:一条小径。 6. 长江天外流:长江源远流长,从眼前伸展到天际。 7. 暝烟:日落时分雾气弥漫的景象。 8. 寒鸟:秋冬季节的鸟。 9. 残月:将落的月亮。 10. 夜虫愁:夜晚的虫子也感受到了哀愁的氛围。 11. 生禾黍:庄稼生长。 12. 锄平:用锄头平整土地。
李好惠
去完善
赏析
《题贾岛吟诗台》张乔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贾岛吟诗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贾岛的怀念之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首联“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描述了贾岛吟诗台的荒芜景象,暗示贾岛已逝,但他的精神仍然影响着后人。颔联“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通过描绘草中的小路和远方的长江,表现出诗人对贾岛往事的追思和对自然的感慨。颈联“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鸟儿聚集,月光下虫子悲鸣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在此地的孤独心境。尾联“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表达了诗人期望能在贾岛吟诗台上种植庄稼,以此平息心中的悲痛之情。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贾岛吟诗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
李好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贾岛吟诗台》是晚唐诗人张乔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国势衰微,政治腐败,战乱频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张乔感叹世事沧桑,借古讽今,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在张乔生活的时期,他本人也是一位失意文人,曾屡试不第,游历四方,尝尽了世态炎凉。因此,他在创作这首《题贾岛吟诗台》时,既是对古人贾岛的怀念,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的“身世如梦”、“公卿皆他人”等句子,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切体会。 此外,张乔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杜甫、李白等人的诗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张乔作为一位有志于文学创作的诗人,自然会受到前人的启示和激励。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坎坷和挫折,使他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因此,在这首《题贾岛吟诗台》中,张乔通过对贾岛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
李好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