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谁会想起在这北楼上,我迎着风缅怀着谢脁这位前辈。
去完善
释义
北楼:即谢脁北楼;谢公:指南朝齐诗人谢脁,他曾任宣城太守,有政绩,后人纪念他建此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黄昏登高远望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首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给人以宏大的视觉冲击,将读者引入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山水画卷。次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则通过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和谐美。第三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转向细腻的描写,通过对橘柚、梧桐这些细节的刻画,传达出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自身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彼时李白正身处宣城。这一阶段的李白,虽有壮志豪情,却也历经仕途坎坷与人生波折。他登上谢脁北楼,此楼为南朝诗人谢脁所建,往昔谢脁在此留下诸多佳作。李白登临此地,眼前之景与心中对谢脁的追思相交融,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他借景抒怀,既描绘了眼前如画般的江城美景,又在秋风中缅怀谢公,感慨自身境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