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

标题包含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苏淮安的娑罗树,历经风霜雨露如今怎么样了。 能让草木死去而不朽,那应当是因为有北海的书法。 风雨侵蚀了荒凉的石碑和湿滑的苔藓,然而仍然能在东吴之地流传墨宝。
去完善
释义
1. 楚州: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 2. 淮阴: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3. 娑罗树:一种植物名称。 4. 霜露:指秋天寒冷的天气。 5. 荣悴:指植物的繁茂和凋萎。 6. 何如:如何,怎样。 7. 为有:因为有。 8. 北海:这里指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9. 荒碑:指破损的石碑。 10. 雨侵:被雨水侵蚀。 11. 涩苔藓:形容石碑上的青苔变得粗糙。 12. 墨本:指碑帖。 13. 东吴:三国时期吴国的领土,位于长江下游一带。
去完善
赏析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赏析: 这首诗以楚州淮阴的娑罗树为题,表达作者对楚州淮阴的娑罗树的关切之情。首句“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通过描述娑罗树的荣枯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的感慨。次句“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赞美了北海书的伟大影响力,使得草木虽死而不朽,体现了作者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最后两句“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描绘了荒碑被雨水侵蚀的现状,以及墨本在江东地区流传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珍视和怀念。全诗借娑罗树之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文化、历史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是唐代诗人芮烨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唐朝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诗人的作品中流露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芮烨正值壮年,他在朝廷任职,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化,他对现实感到不满和无奈。这种情绪在他的诗中得到体现,如“自从苍昊戍龙沙,道路萧条几万家”,表达了对战乱和民生疾苦的关切。 同时,这个时期唐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诗歌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芮烨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篇充满了哲理和感慨,通过描绘娑罗树的形态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