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林寺

标题包含
东林寺
修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僊宫。 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 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 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竹林围绕着流水的水车,佛祖的寺庙离葛仙观很近。 听闻清静的钟声能让人心生宁静,领悟到菩提智慧能让人放下名利之心。 吃枣还能回忆起前世的事,用手捻起花朵又遇见那位有机缘的老人。 如果能得到炼丹的秘诀并拔去簪子,就不要辜负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北麓,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2. 修竹长林:指佛教寺庙周围茂密的竹林和树木。 3. 罗水车:一种佛教建筑,用于取水和灌溉。 4. 梵王:即佛陀,佛教教主。 5. 家:此处指佛教的道场或寺庙。 6. 葛僊宫:东晋道士葛洪修炼成仙的地方,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7. 清磬:佛教寺庙中敲击以招集僧众的木鱼声。 8. 心领:用心领悟。 9. 菩提:佛教名词,意为智慧、觉悟。 10. 名利空:指看破名利,达到空明的境地。 11. 啖枣:吃枣子,这里可能指作者梦见了前世的记忆。 12. 尚:还。 13. 拈花:用手指拈起花瓣,比喻心地清净、领略妙谛。 14. 上机翁:指有悟性的僧人。 15. 抽簪:脱下簪子,表示辞官归隐。 16. 烧丹诀:道教炼丹的方法。 17. 莫负:不要辜负。 18. 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指东方。 19. 半夜红:形容黎明时分天空出现的红色霞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东林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超尘脱俗、宁静致远的景象。诗中“修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僊宫”两句,通过描述东林寺周围的景致,渲染出清幽脱俗的氛围。紧接着,“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两句以听觉和心灵的感受表达出诗人对红尘俗世的超脱心态。 随后,“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两句则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因果轮回、人生无常的思考。在末尾,“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炼丹之术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佛学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林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林寺所见的景色和心境。创作于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人芮烨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游历各地,见识广博。 在芮烨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东林寺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麓,建于东晋时期,历史悠久,香火鼎盛。诗人来到东林寺,感受到寺庙的宁静氛围,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东林寺》。 在这首诗中,芮烨通过对东林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这首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