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标题包含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又号芗城居士。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叶梦得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叶中是进士出身,曾任尚书郎。叶梦得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查看更多
pinkyaa-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三天的狂风劲吹,浩渺无垠的草原还未被新绿的草完全覆盖。残留的光影映照在明亮的霞光之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烟雾笼罩下的垂柳疏落有致地倒在地上。 满头霜雪般的白发让我无法承受春天的点点痕迹,却还是留恋着美丽的春光。我将去年那朵花重新插入花瓶。在这个充满梦想和抱负的世界中,我到底应该把我的家安在哪里呢?
pinkyaa-
去完善
释义
1. 临江仙:词牌名。 2. 三日疾风吹浩荡:指大风连续吹了三天。 3. 绿芜:绿色植物。 4. 平沙:平坦的沙滩。 5. 约回残影射明霞:指傍晚时太阳的余晖反射出残影。 6. 水光遥泛坐:指在远处看水面的反光。 7. 烟柳卧欹斜:形容柳树被风吹得歪斜。 8. 霜鬓:形容白发苍苍。 9. 春点检:春天的景色。 10. 留连又见芳华:形容留恋美好时光。 11. 一枝重插去年花:指重新将去年的花朵插入花瓶中。 12. 此身江海梦:形容自己的理想如同江海一样广阔无边。 13. 何处定吾家: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呢?
pinkyaa-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首句以“三日疾风吹浩荡”写出春天的到来,绿芜与明霞交相辉映,展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紧接着诗人用“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波光粼粼以及岸边的柳絮随风摇曳的景致。这种优美如画的景色映衬出岁月的流转及生命的无常。 下片诗人提到“霜鬓不堪春点检”,表达了自己已经衰老的心情。尽管如此,他仍然“留连又见芳华”,再次欣赏起春天的美好。尾联诗人用“一枝重插去年花”传达了一种时光荏苒、岁月如梦的感慨。最后两句“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道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既有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pinkya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北宋末期,公元1135年左右。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政权腐朽,外部强敌环伺,如同一座风雨飘摇中的危楼。 作为一代文人,叶梦得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痛苦,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愤。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词的上阕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象:月儿高悬,星光闪烁,湖水荡漾,柳枝轻拂。这些美好的景物,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然而,在这美丽的夜色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词的下阕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人以“几度夕阳红”来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揭示了人们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因为在这个时代,文人的命运也如同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临江仙》表现了叶梦得在北宋末期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pinkya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