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唐代诗人写作先从聊天开始,每聊一句流传多年。后来的作者如同崩溃的河流,去年的作品千篇却没有回环。又像是商鞅破坏井田制,夷平沟渠开辟新的农田。吟诵诗歌变成狂呼乱叫,秦国张功甫创作出这样的诗篇。我还没有读完内心就已经震撼,借来抄写回家自学。收藏在箱子里等待后代学者,希望能有一点点唐朝的风范回归。
去完善
释义
1. 跋:在书籍的末尾加上文字以评论或补充正文中所未及的内容。
2. 林和靖: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3. 聊:此指林和靖手书的诗歌篇章。
4. 唐人:唐朝人,这里主要指杜甫、李商隐等唐代诗人。
5. 崩川:形容江河水流迅速,此处比喻后来的诗歌作品数量繁多,速度快。
6. 百里无洄沿:此处借用河流没有曲折回流的景象来形容诗歌创作的单调与缺乏个性。
7. 商鞅坏井田:商鞅,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井田,古代中国的一种土地制度;此处用商鞅毁坏井田制变革法度来比喻诗歌创作的激烈变革。
8. 夷封沟洫开陌阡:夷封,意为平整土地;沟洫,即灌溉用的水道;陌阡,田间的道路;这句是说将原有的农田和水道改造为新的农田布局。
9. 吟哦一变:原意是反复诵读诗歌,这里是说诗歌风格的变化。
10. 号颠:也叫“号颠翁”,南宋诗人张镃的字。
11. 秦张功甫:指张镃,因他曾是秦桧的后裔而被称为秦张。
12. 借归手抄:向别人借阅这本书,然后亲手抄写一份留给自己。
13. 箧笥:收藏东西的竹箱。
14. 庶万有:希望有可能。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为题,表达了对唐代诗人林和靖诗歌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比唐代诗人的作品和后来的作品,强调了唐诗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传承文化的重视。
首先,诗人提到“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指出唐代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强调的是每个诗句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打磨,才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与后来的诗人创作的泛滥且缺乏深度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用“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来形容后世诗人的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就像崩溃的河流,没有回旋的余地,无法与唐诗相提并论。这种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后世诗人的批评和对唐诗的赞美。
然后,诗人又以“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为例,指出后世诗人的作品就像是破坏了原有的诗歌传统,开创了一些新的诗风。这里,诗人将商鞅的变法比作后世诗人的创新,虽然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但也破坏了原有的美好。
接下来,诗人提到“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意思是说,这些后来作者的诗歌虽然风格迥异,但也有一定的价值,像秦张功甫这样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这是对后世诗人作品的肯定,也是对唐诗的一种反思。
最后,诗人表示“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表明自己在阅读这些诗歌时的激动心情,以及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珍视。他希望将这些作品保存下来,传给后人,或许有一天,唐诗的风采能够再次焕发出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