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孙察推席上
孙郎觅句有新声,场屋当年更老成。
曾草摩空殿前赋,却来晚饭越中行。
僧廊罢雪窗犹曙,佛塔无风铎自鸣。
客到莫嫌花酒少,三从事与两卿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孙郎寻得新诗篇,考场上尽显成熟。
曾在殿前挥毫作赋,如今越中用餐。
僧廊窗边白雪已消,佛塔风铃无声自响。
客人来了莫嫌酒宴简薄,三位事和两位卿相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绍兴:宋朝的一个地区,位于今中国浙江省。
2. 孙察推:孙察推是项安世的友人,时任绍兴地方官职。
3. 觅句:寻找诗句,这里指作诗。
4. 新声:新的诗篇或韵律。
5.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6. 老成:稳重,有经验的。
7. 草摩空殿前赋:指的是在宫殿前的草地上撰写文章。
8. 却来:回来。
9. 晚饭越中行:前往越中地区吃晚餐。
10. 罢雪窗犹曙:指雪停后的窗户还亮着。
11. 佛塔:佛教寺庙中的塔楼。
12. 无风铎自鸣:没有风的情况下,塔楼的铃铛自己发出声音。
13. 客到莫嫌花酒少:客人来到不要嫌弃花酒数量少。
14. 三从事与两卿卿:这里的“三从事”和“两卿卿”都是古代官职名。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孙郎觅句有新声,场屋当年更老成。”诗人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孙郎才情横溢,且成熟老练的特点。新声与老成并存于一人之身,既彰显其年少有为又突出其持重审慎的特质。
颔联:“曾草摩空殿前赋,却来晚饭越中行。”孙郎才华横溢,曾撰写过风格独特、令人叹服的骈文;如今虽暂离庙堂之高,但仍是越地之旅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一联充分展示了孙郎在不同生活领域中的卓越成就和受人尊重的地位。
颈联:“僧廊罢雪窗犹曙,佛塔无风铎自鸣。”诗人以自然景观中的"僧廊"、"佛塔"以及其中自然现象“雪窗犹曙”、“无风铎自鸣”营造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暗示孙郎即便在低调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尾联:“客到莫嫌花酒少,三从事与两卿卿。”对于来访的客人,不必抱怨酒宴简陋、氛围不够热烈,因为这里有三位出色的人物陪伴,彼此之间情深意长。诗人以此表达孙郎及其友人对来宾的重视和敬意,体现出文人墨客间的诚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孙察推席上》是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2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为抗金和恢复中原地区,积极采取军事和内政上的改革措施,然而随着金兵南侵加剧,南宋局势日趋紧张。
在这个特殊时期,项安世作为南宋士人中的一员,他的人生经历也充满波折。年轻时曾任职尚书省郎官、军器监等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谪,流寓在江西、湖南等地。尽管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但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这种家国之情使他在诗作中展现出浓郁的忧国忧民情怀。
项安世的这首《绍兴孙察推席上》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绍兴年间南宋士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这首诗既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历史特征,又展现了项安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