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
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丰干禅师成功驯服了凶猛的老虎,布袋和尚以他的智慧开导无知的小孩。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这幅画面,但我十分欣赏寒山和拾得的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丰干禅师:唐朝一位有名的禅宗大师,据说能够驯服凶猛的野兽。
2. 降猛虎:指的是丰干禅师驯服猛兽的事迹。
3. 布袋和尚: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僧人,传说他智勇双全,常以大智慧解决难题。
4. 愚小儿:形容布袋和尚的智慧如同童心未泯的小孩一样纯真质朴。
5. 老夫:诗人自指。
6. 寒山拾得:唐朝两位著名的诗僧,他们的诗歌富有哲理和生活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著名的禅宗人物:丰干禅师、布袋和尚(又称弥勒菩萨)以及寒山和拾得两位隐士。作者在开篇即描述了丰干禅师驯服猛虎的壮举,展现了他的威严与智慧。而布袋和尚则以其宽容诙谐的形象感染着众生,使人们摆脱愚昧。接着,作者提到自己虽然未见这三位圣者的真容,但对他们留下的诗篇却喜爱有加。整首诗传递出诗人对方丈、禅意和诗词的热爱,以及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是南宋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1195年至1263年之间,即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唐宋之交,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在创作此诗时,方回已步入老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战乱而离职,隐居于杭州一带。他的诗歌创作主题广泛,包括政治、历史、山水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这首《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所描绘的“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等都是中国古代禅宗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象征着超脱世俗、慈悲为怀的精神境界。因此,在这首诗中,方回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