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生于金朝末年,他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尚书右丞。在蒙古军队攻占金朝都城汴京时,白朴被掳走,后来被救出并收养于蒙古将领张柔家中。他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逐渐成长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白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以诗词和杂剧为主。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如《天净沙·秋》等。而他的杂剧作品则更加脍炙人口,如《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白朴一生淡泊名利,他虽然出身贵族,但并不追求荣华富贵。他晚年隐居于江南一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据传,白朴在80岁左右去世,具体年份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