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标题包含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渺渺吟怀,望佳人兮,在天一方。问鲲鹏九万,扶摇何力,蜗牛两角,蛮触谁强。华表鹤来,铜盘人去,白日青天梦一场。俄然觉,正醯鸡舞瓮,野马飞窗。徜徉。玩世何妨。更谁道、狂时不得狂。羡东方臣朔,从容帝所,西真阿母,唤作儿郎。一笑人间,三游海上,毕竟仙家日月长。相随去,想蟠桃熟后,也许偷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生于金朝末年,他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尚书...查看更多
saiicc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心境里,遥望着那位佳人,她在天涯海角。试问那大鹏鸟如何能凭借风力翱翔万里,蜗牛又如何能在争斗中强大。仙鹤出现在华表之间,人儿离去如同铜盘旋转般迅速,美好的时光如梦一场。突然间醒来,看见那群蚂蚁如翩翩起舞的小人儿,而窗外满是飞舞的尘埃。悠然自得。纵情游乐有何不可?人们都说我疯狂得失去了自我。我羡慕东方朔能够从容地面对皇帝的所在,也向往西王母把我当作她的儿郎。在人间开怀大笑,在海里畅游三回,毕竟是神仙的日子更悠长。一起去吧,想象着仙桃成熟后,或许可以偷偷品尝。
saiicc
去完善
释义
1. “渺渺吟怀”:形容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思绪飘渺。 2. “佳人”:这里指诗人向往的美好事物或理想境地。 3. “望佳人兮,在天一方”:表示诗人渴望达到美好境地但感到遥远难以实现。 4. “鲲鹏九万”: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意象,代表追求宏大的抱负与远大的目标。 5. “扶摇何力”:提问大鹏鸟乘风而上的力量来自于何处。 6. “蜗牛两角”:蜗牛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这里比喻人生的矛盾冲突。 7. “蛮触谁强”:古代寓言中有“蛮触之争”的故事,比喻为琐事争论。这里的“谁强”可理解为哪种生活状态更能使人满足。 8. “华表鹤来,铜盘人去”:象征人生的生死轮回。 9. “白日青天梦一场”:表示人生如梦,短暂易逝。 10. “俄然觉,正醯鸡舞瓮,野马飞窗”:突然间醒来,发现原来是梦境,如同小虫飞舞在酒缸之上,野马奔跑在窗户之间。 11. “徜徉”:悠然自得地徘徊。 12. “玩世何妨”:表达对世俗态度的不在乎。 13. “狂时不得狂”:表示想做回自己时不必顾虑太多。 14. “东方臣朔”:汉代的东方朔以诙谐著称,此处借指狂士。 15. “从容帝所”:传说东方朔曾陪伴汉武帝左右,应对自如。 16. “西真阿母”: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又称瑶池金母。 17. “唤作儿郎”:被看作是天真无邪的少年。 18. “一笑人间,三游海上”:借指诗人摆脱尘世纷扰,追求仙境的生活态度。 19. “毕竟仙家日月长”:毕竟仙境里的时光更为悠长。 20. “相随去,想蟠桃熟后,也许偷尝”:表示希望追随仙人,品尝仙桃的美味。
saiicc
去完善
赏析
《沁园春·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是元代著名词人白朴的一首表达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的词篇。词的上阙通过描绘梦境和现实的对立,表达了作者渴望超凡脱俗的理想。下阙则借助古代神话人物的典故,展现出作者在面对纷扰世间的达观态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saiicc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是元代著名曲作家白朴的一首抒怀词。此诗创作于元朝末年,大约公元1295年左右。 在这一时期,白朴已届晚年,经历世事沧桑。由于战乱和动荡,他一度流离失所,身心俱疲。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白朴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将人生甘苦寄托在梦境中的桃子之上,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的渴望。 这一时期,元朝统治下的中国历经战乱的洗礼,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激化。白朴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诗词之中,以此慰藉自己疲惫的心灵。
saiicc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