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东原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黄金缕,碧玉箫,温柔乡里寻常到。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则待强簪花,又恐傍人笑。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忘忧草与微笑花,劝说君挂冠归隐。那个地方能说会道的有陆贾,智慧谋略的有姜子牙,豪爽气概的有张华吗?古往今来的是非之心,不过是一夜之间的渔樵闲谈。
金碧辉煌的装饰,翠绿的玉箫,这温柔之乡常常踏足。青春消逝,红颜逐渐老去,白发的凋零使人惆怅。勉强去插一朵花儿吧,又怕旁人嘲笑。暖阳天适合坐轿子,春风轻拂适合骑马,刚过寒食节就有两百处秋千架。娇艳的杏花笑脸相迎,飞舞的柳絮扑面而来,灿烂的桃花迎接春天的到来。游船来来往往,青色的旗帜随风招展。

去完善
释义
1. 忘忧草:指各种具有忘掉忧虑作用的草本植物,这里是泛指可以解忧的植物,并非特指某一种。
2. 含笑花:花的名称,通常指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含笑。
3. 那里也:意思是那些地方也有。
4. 陆贾: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擅长言辞辩论。
5. 良谋子牙:姜子牙,又称吕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谋士”。
6. 张华: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豪放不羁著称。
7. 豪气张华:形容张华豪放不羁的气质。
8. 千古是非心:自古以来的是非观念。
9. 一夕渔樵话:一夜之间,渔人和樵夫们的闲聊。
10. 黄金缕:金色的丝线,这里用来形容美好时光。
11. 碧玉箫:绿色的玉制的箫,寓意美好景色。
12. 温柔乡里寻常到:经常来到温柔的地方,形容生活悠闲。
13. 过了:指时间流逝。
14. 朱颜渐老:红色的容颜逐渐老去,表示年华已逝。
15. 白发凋骚:头发变白,感到寂寞惆怅。
16. 则待:将要。
17. 簪花:戴花。
18. 旁人笑:被他人嘲笑。
19. 暖日宜乘轿:温暖的阳光适宜乘坐轿子。
20. 春风堪信马:春风拂面,骑马出行十分合适。
21. 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正好在寒食节时,有200处可以荡秋千的架子。
22. 对人娇杏花:对着人的是娇媚的杏花。
23. 扑人飞柳花:柳絮飘飞,扑打在人身上。
24. 迎人笑桃花:桃花盛开,微笑着迎接人们。
25. 来往画船游:在河中划行游玩的画船来来往往。
26. 招飐青旗挂:挂着青色旗帜,邀请游客到来。

去完善
赏析
【双调】庆东原·白朴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与历史烟云,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现实感。诗人通过对忘忧草、含笑花的描绘,告诫读者要尽早摘下虚伪的面具,展现真实的自我。接著提及了历史上的智者,如陆贾、子牙、张华等,强调他们的智慧与才情。然而千百年后,他们的是非曲直已成为渔樵闲谈的话题。
第二段则以自然景色为主,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描述了春日中的美景:艳阳下, 春风中,杏花盛开,柳絮飘扬,桃花含笑。人们乘著画船游玩,欣赏著青青的柳树,令人陶醉。本曲借古讽今,寓含着人生哲理和历史哲理,使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庆东原》是元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白朴的一首代表作。此诗创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左右,当时白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出生于金朝末年,经历过战争的动乱,而元朝的统治使他从战乱中解脱出来,使他得以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在这个时间段内,元朝开始逐步统一全国,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元代的科举制度对汉族文人并不优待,因此许多文人都投身于戏曲和散曲的创作,白朴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散曲作品以豪放、奔放、富于人生哲理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在内容上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他对生活态度的诠释。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豁达与乐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