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髪。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江山景色实在美丽,能让我尽情地欣赏江南风光。夕阳下的金山和焦山呈现出一片金色,寺庙显得尤为突出;而铁瓮城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云朵簇拥着波涛而来,水流沿着天空的方向远去,沙鸥点缀其中,如同雪花一般。历史不断变迁,但杰出的人物和珍贵的宝藏仍然在这里留存。
远处,那座石墓依然屹立在眼前,这是曾经那位参军者长眠的地方,他的事迹在万世之后仍被传颂。家乡变成了荒野,让人感叹不已,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次战争和磨难,埋没了多少生灵。往事就让它过去吧,让我们举起酒杯,相互陪伴。这酒照亮了白发,让人感慨万分。让我们一起长啸,伴着海风,让月亮倒映在海门之上。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等。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2. 题镇江多景楼:镇江,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多景楼,原为南宋镇江府著名楼阁之一,现已不存。
3. 信美:确实美丽。
4. 一览:全面观察,尽收眼底。
5. 南州:南方地区,这里指镇江。
6. 落日金焦浮绀宇:金焦,金山和焦山,是镇江的两座著名山峰。浮,浮现。绀宇,青绿色的天空。
7. 铁瓮独残城壁:铁瓮,铁瓮城,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中。相传三国时孙权所建,因此又称孙吴古都。残城壁,破败的城墙。
8.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形容波涛汹涌的江水。
9. 沙鸥雪:指白色的江鸥。
10. 天宝人杰:天宝,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人杰,杰出的人才。
11. 石冢巉然:石冢,坟墓。巉然,险峻的样子。
12. 参军:古代官职,这里代指死去的古人。
13. 桑梓龙荒:桑梓,故乡。龙荒,遥远的边荒之地。
14. 几度生灵埋灭:几度,多次。生灵,百姓。埋灭,死亡。
15. 往事休论:休论,不必谈论。
16. 照见星星髪:照见,显露出来。星星髪,白发,形容年老。
17. 海门:指江海交汇之处。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赏析:
这首词以江山美景开篇,展现了南州的风土人情。在落日余晖中,金焦山与铁瓮城的景色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随后,词人以云涌潮来、水天一色的景象,描绘出江山的壮丽。沙鸥飞舞,仿佛点点的雪花,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机。这里的江山之美,既是自然之景,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让人感受到古今天才的杰出成就。
下片转而描绘了远处石冢的险峻,这是参军戴渊的葬身之地,尽管历经万劫,依然岿然不动。词人回想起家乡的荒芜,不禁为那些埋没的生灵而叹息。往事如烟,不如放下过去,举杯痛饮,照见自己头上的白发。最后,词人以一声长啸,展现出豪迈的情怀,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如同海门的明月,闪耀光辉。整首词格调豪放,情感深沉,既有对江山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白朴的独特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这首词是元代著名文人白朴在游览镇江多景楼时创作的。公元1279年,48岁的白朴,正是人生的鼎盛时期,他的才情横溢,曾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此时正值元朝初期,战乱虽已平息,但民生仍然艰辛。白朴作为汉族士人,对民生疾苦感触颇深,他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词之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