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因用北州集
苍烟拥乔木,粉雉倚寒空。行人日暮回首,指点旧离宫。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慷慨一尊酒,南北几衰翁。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苍茫烟雾拥抱着高大的树木,粉红色的山鸡依傍寒冷的天空。行人在日落时分回头张望,指着那过去的离宫。这地方龙蟠虎踞,遥问南京钟山的形势,到底谁是英雄?热血沸腾地饮酒作乐,南北之人多么衰弱老朽。赞颂早晨的彩云,歌唱夜晚的月亮,陶醉在春风里。新亭何必愁眉不展、泪流满面,古往今来的兴衰都是相同道理。朱雀桥边的野草,白鹭洲边的江水,遗留的遗憾何时才会消失。唤起了六朝的梦,山河景色依然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古时有许多王朝在此建都。
2. 北州集:元代诗人王恽的作品,收录了北方地区的诗歌。
3. 苍烟:指青色的烟雾。
4. 乔木:高大的树木。
5. 粉雉:这里比喻金陵的美丽风光。
6. 寒空:寒冷的天空。
7.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象征江山壮美。
8. 石城钟阜:南京的著名景点,钟阜即钟山,位于南京市东北;石城即石头城,在南京清凉山一带。
9. 一尊酒:一杯酒。
10. 新亭:在今南京市江宁区,古人常在此凭吊江山。
11. 流涕:流泪。
12. 朱雀桥:古代南京的一座著名桥梁。
13. 白鹭洲:南京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因用北州集》是白朴的一首描绘南京古都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南京的描绘,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故国山河的热爱。诗中以“苍烟拥乔木,粉雉倚寒空”两句开篇,描绘了南京的雄伟景色和悠久历史。接着通过“行人日暮回首,指点旧离宫”展现了南京昔日的繁华与今天的衰落。
而后,白朴通过对南京山川形势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皇帝的赞美和怀古之情。其中“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展现了南京的古都气势,以及它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同时,诗人也对南京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赞美。
紧接着,白朴通过“慷慨一尊酒,南北几衰翁”展现了众人饮酒畅谈的场景,既表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对历史的沧桑之感。随后,诗篇以“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描述了诗人在金陵的美好生活。
然后,诗人通过“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表明了对古人哭泣古迹的批判,认为历史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诗句如“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则是对南京自然环境的描绘,以此表现出南京历经沧桑,但江山依旧的美丽画卷。
最后,诗人以“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收篇,希望从美丽的山水之间唤起人们对南京历史的记忆,并在心中保留这一份美好。整首诗篇将咏史、抒怀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古城的深深眷恋和历史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因用北州集》是元代词人白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3世纪初,当时白朴刚刚来到南京,参加了一场文人墨客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上,大家饮酒赋诗,尽情畅谈,白朴则借用北州集的形式,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人生感慨的词作。
在当时的元朝,虽然经济繁荣,但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存在,人民的生活并不安定。白朴作为一个汉族士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难免会生出一些忧虑和不满。在他的另一首词《青杏子·咏雪》中,就曾表达过“平生湖海客,岁晚思家园”的思想。然而,尽管现实残酷,白朴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相信“人间万事都如雪,只要芳香似旧”,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品性,就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