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水停止,天空放晴,水面上升,高楼的水冷却了西瓜变得更加甜美,绿树的阴影在屋檐上画出美丽的图画。轻柔的丝质窗帘保护着避暑的人,他们在用丝绸制成的扇子轻轻摇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净沙:曲牌名。
2. 云收雨过波添:此处为夏日雨后景象,云收表示雨停,波添指水面上涨。
3. 楼高水冷瓜甜:描绘高楼景致及新鲜甜美的瓜果。
4. 绿树阴垂画檐:绿树的阴影遮盖了房屋的飞檐。
5. 纱厨:用纱做的隔断或屏风。
6. 藤簟(diàn):藤席,古代常用之物。
7. 玉人:美人。
8. 罗扇轻缣(jiān):手持轻盈的丝绢制成的扇子。

去完善
赏析
《天净沙·夏》这首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两句,通过云收雨过和楼高水冷的对比,表现了夏日降雨后的清新凉爽;同时,“瓜甜”一词又传达了人们对夏天美味的期待。接着,“绿树阴垂画檐”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绿树的繁茂,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则勾勒出一幅美人乘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夏日的闲适与舒适。整首词意境优美,给人以视觉、味觉、听觉的多重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净沙·夏》是元代著名戏曲家、诗人白朴的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词。创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正值元朝统一中国后的早期阶段。
在这一年,白朴因战乱而迁徙到江南一带,并在杭州结识了当地文人墨客,共同切磋诗词歌赋。此次迁移对于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杭州期间,他游览了西湖的美景,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情,为日后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词奠定了基础。
此外,此时的元朝社会正处在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一方面,蒙古族统治者积极推广汉文化,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汉族知识分子也逐渐接受了新兴的蒙古文化。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对白朴的诗词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

去完善